陳靈 劉松
【摘要】“三語習得”即指學習者除母語之外對第二門外語的習得。在國內,多語系、多語族與語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結構,語言習得者的心理素質等均具有典型性,這對三語教育和三語習得都有很大的影響。藏語、英語、漢語三種語言體現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異是影響藏族學生三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該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三語教育模式,對在三語教育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旨在激發三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三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競爭力,促進青海及其他地區三語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藏族學生;三語習得;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三語習得簡單地說就是第三種語言的學習,是在 20 世紀80 年代末隨著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深入應運而生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的研究主要建立在社會語言學與心理語言學的基礎上。Jordá 指出,“三語”是一個總體概念,并不確指學習者學習語言的數目,而是指除了學習者的母語和已經掌握 ( 可能是不完善的 )的第二語言之外目前正在學習的一種或多種語言(袁慶玲,2010)。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甘肅、內蒙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為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維護國家的繁榮穩定,促進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促進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都在不斷加強少數民族多語人才的培養。鑒于青海、西藏和其他省份的藏族自治地區的特殊性以及少數民族多語高層次人才的匱乏,這些地區的國家語言政策部門以及教育部門聯合制定出培養三語人才的相關方案。
一、青海省三語專業背景
目前,青海省四所省屬本科院校中,僅青海師范大學和青海民族大學涉及三語教育及三語人才的培養。這兩所高校的三語學生藏族學生居多,為了更好地推動青海藏區三語教育模式的開展,提高藏區三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2010年,經青海省教育廳批準,青海民族大學的藏英專業改為藏英漢三語專業,并由外國語學院負責招生與培養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青海三語教育的發展,但由于師資、硬件等方面的影響,青海地區三語專業的發展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青海民族大學藏族學生三語學習現狀
三語專業在青海來說是一個新興的專業。面對這樣一個新興的專業,學生只知道它涉及藏語、英語和漢語三種語言的學習,對專業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就造成了學生專業定位的偏差。專業定位的偏差又會導致三種語言發展不均衡、學生厭學等一系列的惡性循環,最終無法達到培養目標。
為了進一步了解三語專業學生對三種語言的掌握程度,筆者在期末對青海民族大學四個三語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其反映的學生的三語實際水平如下圖:
如上表所示,青海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三語專業學生英語四六級與專業四八級的通過率與全國的平均水平都存在較大的差距;MHK通過率反映出青海民族大學三語專業學生具有較好的漢語使用水平;而藏語作為絕大部分三語專業學生的母語,四個班級的藏語平均成績高達87.3分,充分說明三語學生具備豐富的藏語知識儲備。
三、影響藏族學生三語習得的相關因素分析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三語習得的影響因素,語言學研究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歸納,如(曹艷春,徐世昌,2014)對三語習得與少數民族雙語者外語學習進行了相關研究,總結出語際遷移的復雜性,多語者的語言認知優勢,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等對少數民族學生三語習得都有一定的影響。結合青海民族大學藏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對其三語習得影響因素做了如下分析。
(一)母語的遷移對其他語言學習的影響
二語和三語習得其實都是一個語碼轉換的過程,三語比二語更復雜,因為涉及到三種不同語言的轉換。由于三種語言在內部結構、形態、意義上的不同,學生在習得轉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如結構不對稱,詞不達意,語言失真等。在語碼轉換過程中,母語與目標語熟練程度的高低,對于轉化的最終結果影響很大(張小華,2016)。兒童應該在很小的年齡就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是有科學依據的。認知心理學家解釋到,兒童在很小的年齡時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因為這時兒童的母語還沒有形成相應的語言系統,所以受母語干擾比較小。對于藏族學生而言,母語水平的高低對于他們三語的學習也是有影響的。藏語水平好的學生可能更傾向于藏語,而藏語水平一般或欠缺的,則比較注重漢語和英語。
(二)課程設置的影響
在與學生訪談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反映我校三語專業課程設置較多,且以藏語和漢語課居多,英語課則比較少。三語課程的設置應以專業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各種語言的課程應趨向均衡。在訪談的結果中,學生反映出以下問題:
課程設置沒有側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學生很迷茫,不知從何入手。如英語課程安排混亂,有的書沒學第一冊,但開了第二冊的課程,漢語課程應該四年都排下來,但到大四卻取消了。
大一至大四的課程比例嚴重失調,大一至大三課程較少,而大四則排滿了課,導致即將畢業的學生學習和就業壓力加大。
三種語言課時安排不平衡。既然是三語專業,三種語言的課程應該均衡設置,而我校英語和漢語課太多,藏語課缺乏。
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應該把課盡量安排在早上和下午,因為到了晚上,學生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后會很疲憊,無法集中注意力。
(三)學習動機的影響
Gardner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動機的標準有兩個:第一,個體顯示出一些目標指向的行為;第二,個體在付出一些努力,且個體顯示出達到目標的欲望和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態度(或情感體驗)(Gardner 1985:50)。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們進行學習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學習動機支配了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說明了學習者是否想要學習,樂意學什么,學習努力的程度。對于語言學習,學習動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題組進行了關于學習動機對于三語專業學生的影響的問卷調查,主要從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幾個方面進行。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我們得出以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