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對當前高校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情況做出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本文特以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課程教學重要性的介紹,探究了其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希望以此來幫助我們明晰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現狀,并對其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英語翻譯;翻譯理論;理論知識;翻譯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重要性
(一)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
根據上文的描述可知,英語翻譯需要學生將學到的英語詞匯、句式等通過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表現出來,是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通過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英語基礎知識,還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起來,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更好地擴展英語思維,深入理解英語文化
英語是全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產物,所以,在英語的使用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英語思維。因此,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能夠讓學生通過對英語翻譯的練習,更好地擴展英語思維,培養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從而能夠在表達過程中更好地進行思維方式的切換;同時,開展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語文化,分辨出英語文化與我國文化存在的差異性,為后續的英語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目前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翻譯課堂的重視
很多高校對于英語基礎教學或者是英語專業教學都比較注重英語語法、閱讀、精讀等多種課程,但是缺乏對翻譯課程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有的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翻譯課程,或者是在進行英語讀寫時加入了部分翻譯課程的教學,但是教學時長非常短,無法對學生的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能力進行全面培養;第二,在英語教學考試中,針對翻譯內容的考核點非常少,分值占的比重也很少,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翻譯的練習不夠深入;第三,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對于翻譯相關的內容講解比較少,更多的是注重對詞匯、句式和語法的講解,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性。
(二)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較為落后
很多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依然采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從而導致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教學模式較為落后,很多教師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黑板和粉筆開展課堂教學,學生僅僅接受理論知識的講解,無法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導致課堂中學習效率低下,無法產生長期的學習動力,最終導致學生喪失英語翻譯課程的學習信心;第二,很多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采用較為落后的教學理念,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能進行被動的聽講,學生的想象力和積極性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無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忽視對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知,英語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語言,尤其是對于英語翻譯來講,需要學生將多種英語能力綜合在一起,也需要通過實踐的鍛煉,不斷提高英語翻譯的實踐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翻譯課程的過程中,主要是針對學生的翻譯技巧進行練習,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翻譯練習來提高翻譯能力,卻忽視了對翻譯技巧的總結;同時,很多英語翻譯課程是通過書寫來進行英語翻譯的操作,但是對于學生口語翻譯的能力練習比較少,從而導致學生的翻譯能力無法得到綜合性提高;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開展英語實踐活動,學生也缺乏與國外人員進行對話的機會;同時,學生也很少參加英語翻譯的實踐活動等,從而導致無法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英語翻譯能力。
三、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提升策略
(一)重視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知,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對于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適當增加英語翻譯課程的課時,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課堂時間進行英語翻譯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練習,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到英語翻譯中的不足,從而有針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第二,提高英語翻譯課程在考試中的占比,很多學生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通常是以考試結果為導向的,因此需要增加英語翻譯內容在考試中的比例,引導學生重視對英語翻譯能力的練習;第三,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并且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課程,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友好協作,更好地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
(二)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學理念、教學水平等都對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后續開展教學時,要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更好地制定教學內容,以學生的需求為教學核心開展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教學,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發現每個學生在教學中的優勢,彌補他們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信心。其次,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更好地適應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需求,因此,教師要發現和使用更多的教學方法,同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可以選擇任務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布置一種情景,讓學生通過模擬情景進行對話,從而對口語表達能力進行練習;針對英語翻譯課程來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翻譯經典影視中的對白,或者是翻譯經典名著的形式開展教學。
(三)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英語翻譯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對于提高英語翻譯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視對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全方面訓練,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為后續英語翻譯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一,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逐漸提高詞匯量,避免采用死記硬背單詞的方式,而是通過進行大量的英文資料閱讀,使學生不僅掌握英語詞匯的含義,而且還需要了解詞匯的使用場景,逐漸幫助學生形成語感,從而能夠更加靈活地使用英語詞匯;第二,注重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了解中文和英文在思維方式、句式表達等方面的差異性,從而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英語翻譯,尤其是形成英語的語言習慣、通用表達等,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在進行筆譯的時候,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翻譯,但是,在進行口語翻譯時,學生需要快速做出反應,并且精確地理解相關內容的含義,轉換為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也需要得到提高,尤其是對于我國的學生來講,大多數接受傳統的應試教育,“啞巴英語”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的英語聽力基礎較差,因此,需要注重對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
四、小結
總之,通過上文的分析和論述可知,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對于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關系著學生未來英語職業化發展能力的有效鍛煉。通過對目前高校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現狀的探究,我們也看到了當前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各項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堅定教育創新改革的決心不動搖,不斷整合教學資源,通過對硬件、軟件等教育教學環境的構建,切實保障高校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化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璐.淺談英語專業“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8-9.
[2]唐懌春.英語翻譯方法與教學——評《當代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新探》[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8,34(2):109.
[3]高英.南疆高校英語專業《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探討[J].海外英語,2014(9):42-43.
作者簡介:田宏標(1981-),男,山西汾陽人,碩士,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
基金項目:本文為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外語能力測評研究課題“構建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職師范英語專業測評體系研究”(項目編號:FLAA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