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鋼琴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然而,從當前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的現狀能夠看出,發展情況不容樂觀,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使教學質量低下。音樂教育視角下,鋼琴教學模式該如何創新,如何實現有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鋼琴教學中的主要話題。因此,本文著重分析音樂教育,以此論述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音樂教育視角下的鋼琴教學模式研究。
【關鍵詞】研究;鋼琴教學模式;音樂教育視角下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藝術為媒介的教育形式,其是一項藝術教育,其屬于美學范疇,同時也是實施美學教育的主要路徑與內容。音樂教育視角下,在鋼琴教學中,不僅能夠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夠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從而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促進音樂教育與鋼琴教學融合的發展前景。
一、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指學校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又稱之為專門音樂教育與普通音樂教育,專門音樂教育的目標是學習音樂技巧與音樂理論知識,以培養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以及音樂研究人員為主的課程。普通音樂教育是指通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音樂素養,陶冶學生音樂情操的一門學科。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聆聽,可以理解音樂作品內在含義,了解音樂作品的價值,進而追求更高的音樂價值。因此,音樂教育視角下,對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必然的,也是鋼琴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鋼琴興趣
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中,不僅能夠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從而使學生全方位發展。基于以往鋼琴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育理念過于保守,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學生學習鋼琴知識興趣不高。而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中,能夠改變這一教學現狀,能夠多層次地激發學生好奇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鋼琴教學活動中,進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二)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音樂教育是一種時空性的而非靜態性的;音樂教育是一種傳情性的而非具象性的;音樂教育是一種創作性的而非同一性的,概括而言,音樂教育的特性是形象性、愉悅性、情感性、主體性。因此,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中,需要學生按照一系列的樂譜進行演奏,并且融入學生自身的想法,實行音樂作品演奏的二次創作模式。達到這樣的演奏水平,要求學生應該認真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意圖,長此以往,會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形成創新性思維模式。
三、音樂教育視角下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教師為引導者與組織者,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以便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內容,使學生全方位發展,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還是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使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只能夠被動聽從教師的授課安排。
(二)對音樂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優秀的音樂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學生通過長期學習與接觸音樂作品,能夠使學生人格修養、審美能力、藝術素養不斷的提升,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學習,是音樂素養教育的體現,音樂素養教育對學生音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對音樂素養教育的重視度不高,教師注重知識理論與鋼琴技能的教授,忽視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促使音樂教育沒有在鋼琴教學中發揮其根本成效,形成這樣的教學現狀主要是因為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音樂素養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
四、音樂教育視角下的鋼琴教學模式研究
(一)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知識興趣
鋼琴學習其實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學生要想真正學習好鋼琴演奏,就應該遵循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學習原則。因此,教師在鋼琴授課模式上應該以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為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的鋼琴水平為出發點,運用音樂教育方法為學生授課,創新鋼琴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音樂作品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鋼琴教學活動中,融入音樂情境中,去感受、體驗音樂的內在美,實現音樂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教育優勢。運用音樂教育方法讓學生去感受音樂作品的內在美,陶冶學生情操,去創作音樂作品以及演奏方式,培養學生作品與演奏創作能力。
(二)培養學生即興演奏能力
鋼琴教學內容是由學校鋼琴教學目標所決定的。音樂教育視角下,學校在培養學生鋼琴技能與知識理論時,還應該培養學生即興伴奏、鋼琴伴奏、鋼琴教學法、即興創作等方面的能力。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伴奏能力與創作能力,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調性指法、音階,掌握和聲織體的視奏,了解各種和弦的轉位、結構、分解,掌握即興伴奏能力、即興編排能力,使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彈奏自如。
(三)加強鋼琴實踐鍛煉
學生學習鋼琴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良好的運用鋼琴,實現鋼琴知識的有效運用。音樂教育視域下,鋼琴教學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學生開展鋼琴實踐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中,進而培養學生鋼琴實踐能力。音樂教育視域下,學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結合當前先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提升鋼琴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鋼琴知識內容,為學生在校園內開展鋼琴技能比賽,為學生創造較多的展示機會,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鋼琴音樂作品演繹能力,還能實現音樂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根本性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聆聽,可以理解音樂作品內在含義。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鋼琴教學中,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模式的一種創新,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主要渠道,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感受音樂作品。因此,音樂教育視域下,學校應該重視音樂教育,并將其列入到必修課程中,要求教師應該以音樂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使學生更好的去演奏鋼琴作品,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操,進而實現音樂教育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史昭然.鋼琴教學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現狀——以商水縣小學為例[J].黃河之聲,2016(17):12-13.
[2]郭琳.試析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實用性教學的達成——以肇慶學院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學改革為例[J].肇慶學院學報,2016,37(6):88-91.
[3]黃麟.幼兒師專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教學現狀分析——以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當代音樂,2016 (21):28-29,32.
[4]聶亞星.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應用型”發展——社會業余鋼琴教學的相關問題與思考[J].音樂創作,2013(8): 192-194.
[5]向陽,劉琉,胡佳玲.在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文山師專音樂系鋼琴教學的思考[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2(2):78-81.
[6]呂屹.突出師范性,加快高師鋼琴教學改革步伐——第二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研討會在長春召開[J].人民音樂,2006(12):56-57.
作者簡介:武娜(1982—),女,漢族,安徽蕪湖人,碩士,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音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