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骨干力量,對黨員干部的約束管理是落實企業戰略、增強執行效能的關鍵所在。在建設新時代國企的進程中,如何從企業管理機制入手,借助文化的涵養功能推動黨員干部自我約束管理,時刻讓黨員干部恪盡職守、堅守底線,始終保持自警自勵和廉潔律己的底線意識,是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新課題。
一、借助制度的警示問責功能監督黨員干部外在行為養成
1.構建預防機制
干部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高度和廣度,干部的行為習慣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管理水平是高還是低。企業能否成為屹立不倒的百年老店,主要看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執行制度的能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章立制是企業最基本的管理方式,規矩越早建立就越能規范干部的思維習慣、程序習慣、行為習慣,猶如小樹剛剛長起來,將雜枝冗條式的壞習慣剪除,才能保證它今后長得正直、長得高大。制度對干部主觀行為起到規范作用,但時代不同、階段不同,內容形式都要與時俱進,需要適應不同時期的環境作出調整、完善,使之形成管理監督干部的機制作用,呈現出強有力的預控和約束效果。
2.形成監督之網
制度形成以后,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傳達貫徹到干部中去,讓管理監督的制度規范成為所有干部應知應會的內容:可以崗前進行前置宣貫,促進干部們在上任之初就心有敬畏,緊繃自律這根弦;可以在崗中開展經常教育,促進干部們經常性地接收不斷更新的制度信息;當然還有失職犯錯之后的警示教育、懲罰教育。制度對干部的管理監督是有重點、分層次的。越是高級的干部,對他們管理監督的制度就越要全面,涉及他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越是低層級的干部,對他們管理監督制度就越要細化、越要具體,涉及的具體工作越專業、越有針對性。總之,定好的制度措施不能束之高閣,要捧在手中經常念叨,講明說透,外化于形、內化于心,才會有作用、有效果,真正形成監督之網,體現出全方位管理監督干部的制度優勢。
3.用好管控利器
管理監督干部要用制度來約束規范,特別要把制度當作無形的繩索,用于規范流程、約束行為。運用制度需要用硬杠杠教育引導,用軟方式打磨貼合,用條條框框改造敢于挑戰制度邊界的人員,從這里可以看到管理監督中的領導藝術和技巧。具體落實中,一味地將制度底線軟化、降低,會使制度約束任人踐踏,出現對制度執行力的質疑。制度用在事前、用在“防患于未然”,是效能最大化的體現;制度用于事后,更多地是違規違紀后的懲罰性功能,震懾作用比較大。制度運用須著力于“管”和“控”這兩個字,表在“管”,是外在約束;意在“控”,是行為上的自覺執行和習慣養成。黨員干部身在管理監督制度體系中,制度實踐過程必然是形成思想覺悟和底線思維的過程。
二、借助文化的涵養功能推動黨員干部自我約束管理
1.運用傳統文化滋養精神、提升品質
人的自我約束管理能力不同,其本質是道德修養、精神品質的千差萬別。學會從道德層面汲取古人的智慧精髓,不斷獲得精神上的支撐和文化上的滋養,是提高干部自我約束管理能力的切入點。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其中有“點化”之意,這是開啟智慧的一個有效方法。黨員干部應主動與古人“交流”,自覺主動地從歷代名著佳篇中精選蘊含道德修養和廉潔文化的經典警句,細讀慢品,賞閱博覽,用傳統文化的涓流滋潤心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宋代的包拯為一代名臣,清正廉潔之名傳之千古;明代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龍,“公生明、廉生威”成為他們事跡的寫照,芳名傳之后世,終成一代廉吏。“德比于上故知恥,欲比于下故知足”“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不能自律,何以正人?”,這些國學中的精彩章句,振聾發聵、啟人深思,讓人不空虛、不寂寞,從中華文明之光中識得樂趣、滋養內心,人的精神品質自然提升,境界自會通幽。以文養人的精神傳統,流之不涸,精氣神足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運用家風文化牽引心靈、舒順惜福
家是社會構成的最小單位。管好黨員干部不只是企業的職責,還需要干部家庭的關注與配合。一個干部家庭,有一個好的家風,能讓干部深切感受到家的溫暖,就算是工作地點再遠,他的心也始終像月亮被地球吸引一樣,受到家庭中愛的牽引,心上掛念的終歸是溫暖之家。干部從家中來,父母、妻子、丈夫、兒女,維系著一個生生不息、循環不斷的家庭生態。這里有父母的囑咐、妻子的耳語、丈夫的關愛、幼子的眼神,無不是一個家庭參與管理監督干部的愛之網、心之鎖。溫馨的家庭環境,母慈父愛、夫妻和睦、兒女孝順,讓人舒心順意,沒有后顧之憂。正是和睦的家庭會觸動每一名干部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維護而不是破壞這片靜謐的和諧家園。離開家庭的支持,干部管理監督的環節將不再完整。離開建設美好家園的人生理想,終會變成無依無靠的虛幻和浮萍,成為鏡中花、水中月。黨員干部要明白人生為誰而活,成家立業是根本,初心永遠不能變。創造美好生活,走向美好人生,好家風時刻激勵大家保持底線思維,懂得家和才能萬事興。
3.運用企業文化鍛造意志、熔鑄情懷
陽煤集團是特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建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被稱作共和國的長子。既是長子,奉獻得就多,獲取得就少,為祖國奉獻光和熱成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歷史積淀的厚重,濃于血脈流淌,匯于精神永鑄,融于企業文化。黨員干部成長在這樣的土地里,匯聚在企業的熔爐中,需用百倍的努力才能鍛造出“金鋼鉆”般的意志和能力,更要用萬般堅韌,拒絕歪理邪說的侵蝕。優秀的企業始終都是一所優秀的學校,優秀的干部永遠都要做優秀的學生。企業文化需要繼承,精神傳統需要弘揚,這是國有企業的靈魂,承載它的是包括黨員干部在內的廣大職工。優秀企業文化融合了企業的歷史積淀、管理理念、人文情懷,感染著干部們的思想,影響著他們的行為養成。“同心做人、合力做事”,在優秀企業文化感染下,干部自會內生出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此同時,企業管理文化也在不斷演進發展。優化管理方式和軟化監督剛性,思路上的變通,啟發了干部的精神動能,繼承并發展了傳統企業文化,拓展出符合新時代特色的企業文化外延,其內涵將會不斷沉淀積累,變得更加厚重。文化是潛移默化發揮作用的,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精神,是一個軟監督、軟管理,對企業有深厚感情的干部必然會主動接受這種企業文化,用文化鼓舞自己的斗志和行動,化軟監督、軟管理為真自覺,這是精神上的自我督促、自我管理。我們座標在新時代的煤炭企業,要主動走進經濟大發展的潮流中去,黨員干部的思想也要與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目標交軌并接,熔鑄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人生情懷。
4.運用紅色文化激濁揚清、自我凈化
黨管干部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職責,這作為一個原則被寫入了黨章。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離不開黨組織的引導教育。干部入黨,需要黨組織把關;干部遴選、調動,需要黨組織考察、討論,并上會研究決定。國企干部中的絕大多數都具有中共黨員的身份,或擔任一定范圍的黨內職務。干部們從進入企業時,成長過程之中,每時每刻都接受著黨的領導,紅色基因在他們身上傳承發展。黨的發展壯大的革命過程,如洪流般匯入歷史長河,形成傳承至今的紅色文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百折不撓、不怕犧牲等都是紅色文化的基因圖譜,強化政治意識、鞏固思想防線、拒腐防變、克己利民等不斷融入和印刻在黨員干部思想上、行為中,在精神領域影響深遠。國家、企業和黨的命運,自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緊密地連結在了一起,紅色文化在這三位一體的合和共生中激濁揚清、歷久彌新。
(作者單位: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