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軍 馬儀 李光明 周東一 袁文華
【摘 要】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下的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出發提出對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必要性,從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學生基本素質、導師團隊水平與合作企業水平、產學研對接平臺及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的動態匹配方面進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分析,最后提出評價體系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期為校企合作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建設提供思路,為相關職能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8-012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056
【Abstract】Based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talents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from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the basic quality of students,the level of tutor team and the level of cooperative enterprises,the platform of production,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 quality matching analysi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Finally,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master-study trai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the policy for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Formulate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 training;Quality evaluation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我國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對專業碩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人才培養質量體系建設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明確提出:“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推進管辦評分離,建立健全主體多元、多維分類、公開透明的評價監督保障體系”。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院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基于校企合作的視角來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對于發展研究生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區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1-2]。
1 校企合作專業碩士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必要性
第一,當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與初衷相差甚遠。校企合作培養研究生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輸送一批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3]。究其原因,從本質上來看,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校企合作培養研究生并沒有實現全覆蓋,真正落實的不多,即使有些落實了也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參觀學習、邀請相關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學術交流等淺層次的合作,學生并沒有接觸相關的實踐培養工作,以至于培養出來的研究生并不具備工程實踐能力。
第二,當前校企合作對于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定位不夠明晰[4]。我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起步較晚,對于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大多沿用學術型培養方案,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區分度不大,甚至有些院校,專業型導師和學術性導師沒有區分;其次,相比于校內導師而言,合作院校很少有相關的制度來明確校外導師的職責,以至于校外導師疏于管理,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第三,我國高校的專業碩士課程普遍缺乏應用型特色[5-6]。專業型碩士培養的目標應該是在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工程實踐能力,但是,大多數院校對專業碩士的培養基本沿用學術型碩士的相關課程進行授課,并沒有過多的融入實踐教學環節,存在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其次,對于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核基本還是以試卷和寫作為主,并沒有融入實際意義上的課外考核及工程能力考核。
第四,校企合作培養研究生中,對于導師的培訓力度不夠。高校的研究生導師一般學術造詣很高,真正的雙師型導師不多,在指導研究生時大多以自身經驗進行教學,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校外導師專業技術很高,但學術水平、教學水平有限,對于研究生的培養缺乏科學合理的方法。因此,校內導師的“走出去”和校外導師的“走進來”培訓力度有待加強[7]。
第五,學生實踐不到位。對于研究生培養的實踐環節,學生認識度不夠、重視程度不足,僅僅將其作為課程考核任務完成,并不注重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其次,實習單位對于實習學生沒有具體的實踐崗位安排,通常只為學生安排最簡單的工作,并沒有讓學生接觸技術型工作[1-2]。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相關政策要求及社會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與提升空間。對此,有必要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為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建設提供思考。
2 校企合作專業碩士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分析
2.1 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是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基礎,校企合作應該注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企業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參與到教學改革,將企業的實際生產案例融入到教學中,突出對基礎知識、專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校企優勢。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基本評價指標應該包括校企是否聯合制定出正確的課程理論體系,是否構建通識的教育課程模塊、專業模塊和實踐教育模塊,教學內容則側重是否有針對性、時效性,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案例相結合[8-9]。
2.2 學生基本素質
學生基本素質評價指標應該包括專業能力、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畢業設計質量、科研成果轉化等能夠充分體現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的方面,以此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做出客觀的評價。
2.3 導師團隊水平與合作企業水平
導師團隊的水平直接關乎整個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所以導師學歷、職稱水平、科研水平、教學水平、專業知識儲備、論文寫作能力、課堂教學、項目指導、創新應用培養等是導師團隊評價的主要指標。其次,對于合作企業而言,企業的規模、實踐條件、合作資金投入、人才培養規章制度、實驗設施等是企業的重要評價指標。沒有人才培養的規章制度建設、實踐條件及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的質量就無從談起。
2.4 產學研對接平臺
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有效溝通方式是搭建產學研對接平臺,產學研平臺的載體是校企之間的合作項目,以項目為驅動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工程能力,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其積極性。導師的項目承載能力應該與研究生的學習過程相匹配,在項目承接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與潛在的開發空間,避免非因材施教而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產學研對接平臺的評價指標應該基于學生的專業素養、理論基礎、科研方法、創新方向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等。
2.5 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的動態匹配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是為社會輸出應用型創新人才,因此,畢業生的就業水平、專業對口率、對合作企業的輸送人數等都間接的反應了人才的質量,企業對于畢業生的滿意度更是直接反應了人才培養體系的效果。
3 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重點開展多主體評價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最終考核目標必然包含企業、學校、導師和研究生等多個主體方面。研究生培養教育的評定,不能單純以成績等為依據,應以企業、學校、研究生本人等多方主體的客觀成就為目標,規劃重實踐、強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的考核考量標準和規范,充分考慮時間成本和效益,圍繞整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各個環節,對參與方的貢獻以及成果給與評估與考核,從不同渠道了解該機制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逐步完善該教育體系和理念。
3.2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有機結合
校企合作專業碩士人才培養強調培養的學生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更加注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對于能夠量化的評價指標是可以有效把握的,但是,對于一些心理方面、學生興趣、社會適應能力等評價指標而言,其具有不可操作性,無法具體量化,是不可忽視的,這就要求在進行人才質量評價時定性與定量有機結合,增強評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
3.3 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
進行人才質量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促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與完善,達到最佳的人才培養效果。因此,要及時對各個階段的質量評價結果進行整理、歸納、總結,促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4 總結
基于校企合作的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分析的因素與注意問題有很多,本文側重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學生基本素質、導師團隊水平與合作企業水平、產學研對接平臺及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的動態匹配方面進行分析,提出評價體系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多主體評價、定型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及評價結果及時反饋三個問題,為校企合作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下轉第153頁)(上接第128頁)質量評價提供思路,全面推進研究生人才培養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龔榆桐,李超建.應用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初探[J].管理觀察,2018(31):125-126+129.
[2]杜晉紅.應用型人才培養體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構[J].智庫時代,2019(16):156-158.
[3]段純.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3):46-47.
[4]郝云亮,叢俊華,濮筠.校企合作視域下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職教通訊,2019(08):18-23.
[5]張慶良,王慶林,趙樹國,高志賢.基于培養模式的人才培養質量探究[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1):54-56. [6]于解放.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模式改革實踐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114-115+126.
[7]李薇.探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創新與人才培養質量[J].現代國企研究,2019(10):112.
[8]張萌,葉軍.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07):171-174.
[9]張輝,強濤濤,王學川,許偉,弓太生.校企協作提升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質量的實踐[J].大學教育,2019(08):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