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秀文
【摘 要】隨著新疆南部地區國語教育推廣,對當地中小學數學教學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中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文章在歸納和分析當前南疆地區國語推廣現狀,并結合數學教學特點,探索南疆地區國語普及對當地中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這對今后當地中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南疆地區;國語普及;中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8-014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067
0 引言
中國少數民族眾多,各民族教育水平不同,教育水平區域性差別大,而且各地區內部教育發展水平也不均衡,從全國范圍看各地的中小學教育發展水平差距非常大,發展非常不平衡。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教育公平,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漢語是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自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于2016年10月啟動南疆學前雙語教育干部支教工作以來,南疆雙語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規模不斷擴大,根據2017年國家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普及國語教育的目標和新要求[1],目前南疆雙語教育事業取得階段性成果,這將提升當地整體的教學質量,也促進了當地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是培養中小學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保證,對完成學科知識的有效傳達,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中小學生數學思維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隨著國語教育的普及,學生和教師普遍對普通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越來越強,這將對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產生積極影響。
1 國語教育普及現狀
作為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選派干部,筆者有幸參加了2018—2019年度南疆四地州農村幼兒園的支教工作,期間我在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恰勒鎮其蘭村幼兒園支教,利用業余時間也對當地縣城中小學、幼兒園和村級中小學、幼兒園進行走訪,主要了解各校(園)國語推廣現狀,現對當地國語教育現狀總結如下:
1.1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營造國語環境
已經形成了“進校園區講國語”的思想意識,教師完全使用國語組織開展各類教學活動,避免使用民語言或者為其翻譯,全心全意為學生營造國語氛圍,積極發揮漢族支教老師和漢族實習教師的語言優勢,鼓勵他們多交流、溝通,擴展學生的詞匯儲備,豐富和積累國語經驗。部分學校設有文明監督崗,及時提醒學生處處講國語,時時講國語。
1.2 國語教學方式多樣化
集體教學完全國語化,組織開設專題講座、問題會診、觀摩課、閱讀與分享等多種形式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實行民漢老師搭配結對幫學,國語水平高的教師與國語水平低的教師“一對一”結對子;學生利用自習早讀學習“每日五個字”,“三句話”;利用廣播,一日兩次,播送國語歌曲,朗讀稿件,激發學生學習國語興趣;圍繞全面推行國語的要求開展校園文化運動,如:國語節、國語演講比賽、運動會、各種少先隊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愛國語、講國語、書國語的熱情。
1.3 學生國語水平能力顯著提高
對當地部分中小學走訪,明顯感受到學生學習國語的氛圍濃厚、積極性很高,無論是幼兒園還是中小學,簡單的交流溝通基本不存在問題;與當地部分中小學教師座談,他們提到“隨著近幾年國語教育推廣,學生詞匯量更廣、理解能力更好,學生的整體學業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
2 中小學數學特點
2.1 課程內容特點
中小學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習時要具有系統的學習方法,要循序漸進,簡約的內容與豐富的數學思想交融是中學數學的一個特點[2],而數學思想是極其復雜的,理解并應用是相當困難的。如今,中小學數學更加注重智育與德育相結合,更注重數學生成的過程的思想探討,而不僅僅是結果的應用。
2.2 數學較生活化
生活中,數學問題無處不在,這為中小學數學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3]。中小學數學中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中小學數學中的問題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它的內容也融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中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不再是純教室中的學習,而是社會性的學習,日常生活環境都可以作為一個課堂(如:元角分、面積計算、簡單幾何圖形),許多內容都是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
2.3 教學方式的轉變
從小學到初高中,教師上課會更偏向于講課的學習思路,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結合對具體實例分析,讓學生體驗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這不僅對學生學習有幫助,還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社會中與人交流時語言表達更加清晰。
3 國語普及對中小學數學教學影響探究
3.1 有利于構建完整地知識體系
啟蒙教育是系統學習的基礎。目前,在國語教育的大力推行下,學生國語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對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熟練度和理解力都有很大幫助,為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好課程的必備前提。隨著學生國語能力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為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可以創設恰當有效的教學情境,更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有利于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習方法決定學習學習效率和成果,隨著學生國語能力提高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能更好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能更好培養學生善于和他人合作探討的精神,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習慣,更好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3.4 有利于多媒體教學的推進
隨著老師和學生國語能力的整體提高,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有了新突破。多媒體教學已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是研究數量與空間形式的一門學科,結構嚴謹,內容抽象,采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抽象知識變成形象的動畫,讓學生更形象的觀看動態圖和圖形的拆分組合,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用多媒體教學,能使數學活起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主動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4 總結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中小學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是學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關鍵時期。如今,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國語教育的推廣有了顯著成效,這必將挖掘出周圍有效的教育資源,學生將會有較廣闊的數學視野,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十分活躍的參與其中,讓他們在課堂上與教師互相影響、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俊榮.新疆南部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幼兒園國語教育初探[J].新教育時代,2018(02).
[2]白員吉.對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
[3]劉勝凱.農村中小學數學教育現狀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