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琴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農村經濟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伴隨著教育改革,教育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難點。農村的小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他們的見聞經歷和學習條件都有限,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比較困難,那么如何克服寫作困難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小學;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24-0159-01
在目前的農村教育中,寫作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他們對寫作有一種逃避心理,另一方面,盡管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在慢慢改善,但依舊處于比較封閉的狀態,小學生很難與外界接觸,他們的見聞有限,生活內容比較單調,因此,他們所創造的文章缺乏內容。本文就簡要分析了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課堂教學
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對不習慣的事物更是不愿意理睬,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首先可以從開放式命題的作文開始,這樣的題目不容易限制學生的思考,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寫作,如《長大后,我想成為……》《……,我想對你說》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愿望。同時,在寫作課的教學上,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表達愿望,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有意義的游戲,在課堂上帶領學生玩,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領悟,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的表達能力。現在農村課堂普遍也是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也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聲音和動畫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媒體教學改變了教學形式,將傳統靜態教學變成動態教學,為教學拓展了空間,增強了課堂的感染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領域和視野[1]。
二、開展多種多樣的作文活動
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寫作比較優秀的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作文,以便大家學習,再讓學生評價這些優秀的作文。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選擇一些優秀的作文,讓學生對其進行摘抄,也可以在課堂上閱讀,順便鍛煉自己的普通話,盡可能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作文比賽,通過不斷競爭來提高作文水平。
三、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第一,廣泛閱讀,積累素材。當前很多小學生的作文內容比較乏味,缺少寫作素材。教師在作文課堂上,可通過不斷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素材。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后留下一個小問題或者給學生布置小任務,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學校圖書館借書閱讀,也可以利用其他時間,給學生安排美文閱讀,或者選取國內外經典的小說進行閱讀,以此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做筆記的好習慣,對比較經典的、優美的語句可以摘抄下來,在寫作中也可以引用[2]。
第二,建立寫作自信。很多農村小學生不喜歡寫作的一個原因,就是對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不夠自信。他們的情感表達和語言表達在一定程度還存在著問題,因此,得不到老師的肯定,這大大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特別注意到這一點,給小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在每次作文課上,教師可讓學生大聲閱讀自己的文章或者是課下收集的好文章,并進行評價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僅如此,也可以在班級的一角設置“佳句收藏角”,將經典的、優美的句子都摘抄貼在這個位置,供全班閱讀,共同學習。
第三,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寫作是比較隨意的狀態,它沒有內容的具體限制,在格式上也沒有要求。小學生可以隨心所欲,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上,自由發揮。教師不能對其進行硬性要求,否則會適得其反。在農村寫作教育上,很多教師把寫日記當成作業布置給學生,而學生也為了完成任務隨意寫作,這樣既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同時浪費了學生寫作的時間。教師應充當引導的作用,采取鼓勵式教學,讓學生自愿通過寫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見聞,從心底接受寫日記,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提升寫作的能力。
第四,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目前,農村的教學內容依舊沒有城市豐富。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城市的教學模式,多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便于學生在寫作時更容易抒發情感。
四、結語
盡管農村教育在不斷改革,但是由于外部條件的限制,農村的寫作教育依然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