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
竹笛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代表意義。竹笛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極有特色的音色。由于存在諸多因素能夠影響竹笛的音色,筆者作為樂器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竹笛的音色控制,以期獲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到目前為止,竹笛已經有了8000年的發展歷史。竹笛主要基于線性思維來調整各種單音,使其呈現出獨特的音色。音色是竹笛演奏中的基本組成元素,能夠直接體現演奏效果,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在竹笛的演奏過程中,很多因素都能夠影響音色。因此,要深入分析每一個因素對竹笛音色產生的影響,并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提升竹笛音色。
一、竹笛音色的特點
衡量竹笛好壞的關鍵指標之一是竹笛的音色純正與否。竹笛分為曲笛和梆笛兩種,能夠熟練演奏這兩種竹笛,是作為優秀的竹笛演奏家的基本條件。
曲笛方面,傳統理念下的曲笛是指第三孔所發最低音高為小字二組d的D調笛子,其主要被用于昆曲的伴奏。本文所介紹的曲笛類則是以傳統理念下的曲笛為界,向下擴展至比D調笛子低大二度的C調、小三度的降B調、純四度的A調以及純五度的G調大笛。一般而言,竹笛演奏者會將曲笛類笛子稱為低音笛或大笛,因其長度較長,且管徑較大。當前絕大部分曲笛的樂曲都是基于江南絲竹曲牌和昆曲曲牌改編或融合創作而成。相對于普通曲笛而言,低音笛尺寸更大,由于其音色具有委婉、飽滿的特點,所以其悠揚委婉的聲音會讓聽眾產生如臨仙境的感覺。
梆笛方面,第三孔所發最低音高為小字二組g的G調笛子屬于梆笛,其一般被應用于北方梆子戲伴奏。除傳統的G調小笛外,還有A調、E調、F調小笛都是梆笛類的竹笛。梆笛也被叫做是小笛,其整體偏短,且直徑相對較小,梆笛自身音色具有穿透力強、高亢、明亮等特點。梆笛的樂曲普遍存在豪放的特點,在演奏梆笛的過程中,如果應用歷音、剁音、花舌、飛指等技巧,能夠讓演奏更為精彩。
梆笛和曲笛存在各自的音色特點,但不可忽略的是,竹笛音色的變化最終還是由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水平與審美取向而決定。
二、相關因素對竹笛音色的影響
(一)演奏姿勢對于竹笛音色的影響
無論是在竹笛演奏學習還是把握竹笛音色方面,都必須要確保演奏姿勢正確。在演奏竹笛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演奏者的自身生理特點、演奏時的心理情緒以及所應用的演奏技巧等。正確的演奏姿勢能夠提高竹笛音色。在進行站姿練習的時候,要雙腳分開,與肩膀齊平,眼睛向前看,保持身體豎直,要盡量放松胳膊,否則會因為太過僵硬而導致肌肉損傷。如此是保證竹笛音色通透、純正的基本所在。此外,雙手的有效配合也是保證竹笛音色的重要因素,只有確保發音具有彈性,才能夠將竹笛美妙絕倫的音色體現出來。在進行手型練習的時候,雙手需要放松,用第一節手指肚輕輕蓋住并閉合笛孔,手指頭稍微彎曲呈弧形。由于竹笛的尺寸不一,所以其笛孔大小也是存在差異的。在演奏姿勢練習過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竹笛的品種特征確定最佳的演奏姿勢,手指頭要保持弧形,并加強對手指靈活度的訓練。
(二)呼吸方法對于竹笛音色的影響
呼吸是笛子演奏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影響到笛子的音色、音量、音準。當前管式樂器演奏呼吸方法,主要分為胸式和腹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主要是由肋骨運動而產生的呼吸方式,屬于對自然呼吸進行訓練所衍生出的呼吸方式。一般呼吸幅度較小,所以在演奏竹笛的過程中,演奏者很可能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導致所吹奏出的竹笛音色不夠亢亮清脆,而顯得有氣無力。所以在竹笛演奏中,這一呼吸方法一般不太推薦。
腹式呼吸主要是指吸氣時腹部一圈要有明顯向外擴張的感覺,吸氣越多,腹部擴張越大。呼氣時,腹部不可迅速松懈下去,要盡可能撐住腹部將氣緩緩呼出。呼吸時僅有腹部在自然運作,腹部控制氣息時,千萬不要用力硬撐,要有彈性。
(三)口型對于竹笛音色的影響
在進行口型練習的時候,需要將兩片嘴唇自然閉合,然后把嘴唇向中間收縮,產生稍微用力向前送的感覺,再將上嘴唇稍向前突出,氣息吹出時上下嘴唇之間出現一個小孔,這個小孔被稱作“風門”。在吹奏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練習對笛孔吹氣,在掌握基本口型的基礎上,要繼續練習口風。練習過程中,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嘗試用由內向外的氣息沖擊“風門”,形成氣柱,從而發出聲音。如果無法對口風進行合理控制和調節,就會導致竹笛音色虛而不實。在對低、中、高音進行練習的時候,要確??谇荒軌蚺c之合理配合。例如,在低、中和高音配合時候,需要收縮口腔;而吹強音的時候,則需要打開口腔。只有確保口腔能夠有效配合,才能夠保證竹笛的音色圓潤且飽滿。
三、竹笛在獨奏與合奏中對于音色的把握
(一)竹笛在獨奏中對于音色的把握
竹笛獨奏藝術在我國起源很早,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在此期間,出現了諸如趙松庭、陸松齡、馮子存等諸多竹笛演奏大家。其中北派馮子存、劉森和南派趙松庭、陸春齡為代表的南北兩大流派,深入探討了我國竹笛演奏技巧與演奏風格,并積極研究、創新竹笛演奏作品,促進了我國竹笛獨奏藝術的發展,并使得其達到高峰。
在竹笛獨奏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聲音能夠真正放出來,與唱歌的聲音類似,不可以將聲音憋在里面,這一點也是廣大竹笛演奏家較為關注的重點部分。此外,還需要加強對樂曲的理解,在竹笛演奏過程中,除了擁有扎實的演奏技巧之外,演奏者本人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審美觀念和心理素質水平,如此才能夠確保其演奏出的樂曲委婉動聽。竹笛獨奏過程中,演奏者普遍都是采取站立的姿勢,所以在演奏過程中,必須要身體放松,不能出現肢體僵硬的情況,否則會導致吹孔和嘴唇之間出現錯位問題,導致漏氣,對竹笛音色的保持產生影響。
(二)竹笛在合奏中對于音色的把握
合奏是演奏樂器的常用形式之一,可以細分為小合奏、弦樂合奏,管樂合奏以及管弦樂合奏等。長期以來,竹笛在樂團合作中一直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小型樂團還是大型樂團,其基本都擁有至少一個竹笛樂器。在合奏的過程中,每一個樂器都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竹笛自身的聲音不應當過于突出,必須要堅持各類樂器默契配合的原則,其演奏技法也不應當照搬獨奏模式。
樂團合奏過程中,需要有指揮人員進行指揮,由指揮人員來決定每一個聲部的旋律、節奏以及聲音的強弱,竹笛經常是以演奏主旋律的形式出現,也存在以伴奏形式出現的情況。因此在合奏的過程中,對于竹笛把握的難度要高于獨奏。想要在合奏的過程中,讓竹笛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從整體上保證樂團的演奏效果,就必須要根據樂團指揮的意圖,合理調整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四、結語
高水平的竹笛演奏是建立在無窮音色變化的基礎之上,通過音色豐富的變化,使聽眾產生情感共鳴。想要演奏出最佳的竹笛音色,竹笛演奏者就必須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和豐富的舞臺經驗,針對相關影響因素,采取必要的應對方法,并根據竹笛演奏的場合,合理調整演奏技法和技巧,從而有效提升竹笛演奏的效果。
(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