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素質教學的靈魂所在,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決定了其今后的發展方向和水平、思維方式、生活態度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德育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務。教師應該掌握教育的最佳時機,用心策劃班會活動,將班會活動貫徹落實到位,針對性地提出德育滲透方案。
關鍵詞:“素材型”主題班會;德育滲透;高中數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009-01
一、“素材型”主題班會與德育滲透的關系
主題班會是一種組織性活動,是指師生之間關于某一具體話題進行討論等各種行為來實現思想碰撞、思想共鳴的活動。高中主題班會需要班主任按照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情況來進行主題的確定,并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組織活動。班會是班主任集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形式。相較于傳統的德育課堂,班會給學生的感受更加有影響力,能夠實現德育在生活中的滲透,并且主題班會能夠使學生愿意表達自我,讓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緊密。同時班會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辯論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不同主題的創造性思維。
“素材型”主題班會是對高中生展開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素材型”主題班會能夠實現德育滲透的真正效用,深入學生內心深處,通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共識,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品質,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他人的感受,做到與他人和諧相處。
二、德育滲透與高中數學的關系
高中數學科目不同于其他學科,其公式以及定理的復雜程度,經常讓學生倍感壓力然后導致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不能脫離課本,應嚴格根據教案的內容,進行思維模式、理解程度等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通過教師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也應該從數學教材中發掘潛在的德育素材內容。比如,在講數列與函數解析方法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查閱書籍、互聯網搜索的方式獲取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關鍵數據,利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讓學生通過數學的方式來了解我國近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在講述簡單線性規劃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插入一些關于保護淡水資源的有關素材,讓學生通過這些數據、案例來分析體會資源的稀缺與寶貴,從而建立起低碳環保等節約意識,只有親身感受之后才能體會其真正含義。在進行楊輝三角、劉徽割圓內容的教學時,可以提前引入楊輝和劉徽的背景資料,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秀品質以及先進思想的偉大民族,利用這樣的故事來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尤其是我國的優秀數學家,教師可以講述他們的優良作風、感人事跡以及追求真理的故事,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開展“素材型”主題班會能夠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德育的重要性,而德育又能運用至高中數學課堂之中,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德育滲透,這層層遞進的關系,不僅能夠使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能使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德育的含義,從而提升數學成績。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幫助,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只有用心設計“素材型”主題班會的內容,尋找數學教材中能夠產生德育的內容,進行講解與串聯,才能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寒梅.挖掘德育素材 創設直觀教學情境——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8):63.
[2]李招富,劉衍棟.在體驗中成長——體驗式德育主題班會課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德育,2015(12):58-60.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一般課題“‘素材型主題班會與中學德育”(18ZXYB04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羅萬青(1969—),男,江西南康人,中學高級教師,本科,江西省定南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