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文一直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板塊受到教師的廣泛重視。如何運用先進的理論方法促進初中生語文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當前階段中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就初中語文作文的寫作指導方法展開討論,闡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017-01
一、小學語文起步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對于作文的陌生感還沒有褪去,并且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語文寫作的重要性。這對學生作文的學習具有消極作用。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因此學生在實際的寫作中存在一些畏懼心理,以至于后來發展成對于語文作文學習的厭倦心理,這是十分可怕的。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十分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的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進度。此外,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因為寫作素材太少,導致寫作水平不高,下面介紹幾種積累素材的方法。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策略
1.積累語言素材,做到有話可說
初中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之中,學生對于學習的敏感度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相對比較淺。初中語文課程的開設對于增強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教會學生注意素材的積累。這對于提高初中生在語言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要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并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明確的語言教育。幫助學生在作文的學習中認清語文寫作的基本方向,教會學生在作文中寫自己想說的話,并且寫自己想寫的事物。只有理解了語文寫作的基本內涵,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取得較大的突破。這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必經途徑之一。
2.放低寫作要求,注重積累寫作素材
在初中生接觸語文作文這一語言形式的時候,實際上對于作文還存在著畏懼的心理。這樣的心理會導致學生在語文作文的書寫面前出現猶豫不決的現象。在寫作之前,需要具備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心態才能夠促進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在對學生提出作文要求的時候一定不要將作文的要求設定得過高,防止在學生進行語文寫作的時候承受強大的心理壓力。寫作之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發揮是十分不利的,且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會造成不良影響。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視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而非注重寫作字數,幫助學生養成時刻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
3.善于觀察,從生活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
作為認識事物與了解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觀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作文寫作方法。觀察建立在作文寫作之前,通過對目標對象的細致觀察最終得出需要描寫的內容,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寫作方法。如果學生缺乏對于事物的準確認識,就很容易出現認識事物不全面的問題,在對某一具體事物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只有教會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才能夠促進學生寫作。初中語文教師是學生寫作的重要指導教師,對于訓練學生觀察事物的本領應該格外重視。
三、結語
初中教育是學生教育歷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在對初中生進行教育的時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重視教育方法的應用。只有在初中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為學生將來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才能夠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初中生在學習寫作時,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給予的教育指導,只有將對初中生的作文教育指導落到實處,才能夠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雷士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56,58.
[2]徐勝友.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的有效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4):124-126.
作者簡介:楊杰(1975—),男,山東泰安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