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引進生活化教學理念,將英語知識與生活問題有機聯系,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圍繞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英語;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041-01
一、把握教學方向,有效利用教育資源
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豐富學生英語知識儲備,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握這一教學目標,圍繞正確的教學目標積極利用生活、教材等設計英語課堂,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與數學、語文等課程相比,英語課程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小學生長期處于漢語語言環境中,對英語不甚熟悉,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距離感與恐懼感。基于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拉近學生與英語學科的距離,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此外,小學生知識基礎薄弱,認知能力有限,因而理論教學法不僅會壓抑學生個性發展,而且會影響學生積極性,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以自然、社會為基礎、為背景的寬松、自由且豐富有趣的英語課堂才是最適合學生的。因此,教師需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英語生活化設計,以此鍛煉學生觀察力,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二、創設生活情境,實現有效教學
生活化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現象、生活案例做背景,還需要特定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做引導,這樣方能促進學生思維的轉變,讓學生將英語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進而積極運用英語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主動在生活中檢驗英語知識,以此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形成、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立足實際學情,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選擇與之相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情境,找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后再引導學生由生活情境過渡到英語知識,以此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并使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知識的用法,從而實現高效率學習。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時,教師需以學生為主體,保證選擇的生活素材、創設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貼合,與學生生理年齡、心理水平相符合,確保創設的情境可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能讓學生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另外,在現代化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提升英語教學的豐富性、趣味性與有效性。
三、開展生活化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明確的主題,只有在主題的引導下,學生才有可能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與思維。這就要求在英語教學前,教師認真備課,深入挖掘、解析教材內容,找準教材設置的教學主題,并將書本主題與社會有機結合,將理論知識與生活案例有機融合,以此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實現對學生各項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鼓勵學生根據課文語言材料,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加工與再創作,以此提升學生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結語
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引進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學科教學特點,積極尋找生活素材,科學創設生活情境,促進生活化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小紅.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2(6).
[2]李婷婷.讓生活點綴小學英語課堂——談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
基金項目: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自籌課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課題研究”(DX〔2018〕GHB0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南斌霞(1984—),女,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本科,小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