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情境教學成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文章主要概述了初中物理情境教學,介紹了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并闡述了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實施措施,從而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水平,提高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9-0119-02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能夠將物理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融入學生可以參與的活動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采取有效的實施措施加以解決是至關重要的。
一、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概述
物理情境是物理的思維情境或者是客觀情境,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物理思維情境是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物理情感,使學生對物理情境進行理性的思考,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師創設物理教學情境,在情境中為學生設置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通過理性的思考,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有利于師生之間和諧相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物理的客觀情境是具體存在的,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形式向學生進行演示,或者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實踐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物理情境教學是以教材內容為依據,結合知識點創設物理思維情境或者客觀情境進行的物理課堂教學的活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初中生積極參與到情境之中,對知識點能夠有效了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培養學生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對物理的概念、原則及規律進行有效的講解之后,學生能夠尋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知識點,形成物理學科的知識框架,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學任務為主體,與學生實際的發展需要不相符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沒有主動思考其中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此外,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知識點的難度增加,學生不能在學習中獲得較強的成就感,使學習的興趣降低,導致學生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情境中,導致師生之間也沒有良好的互動,降低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的實施措施
1.創設認知沖突情境,激發學生追本求源
好奇心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向往,學生喜歡依靠感覺對事物進行判斷,當教師提出與學生的認知發生沖突的看法時,便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
比如,在做不同金屬在相同的條件下受熱膨脹程度的實驗時,教師拿出兩片不同材質的金屬片,向學生提問:“當兩片金屬受熱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學生根據以往學習的重力向下的知識點回答教師:“向下彎曲。”但是教師提出的答案是:“向上彎曲。”與學生的結論正好相反,這就激發了學生想要追求知識真相的心理,教師用鉗子將兩片金屬放在酒精燈上進行煅燒,三分鐘后,答案揭曉,與學生的想法背道而馳,教師的答案是對的。通過實驗最后驗證了教師的答案。教師通過創設與學生認知相沖突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2.創設合作情境,激發學生合作學習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生活中的自然現象都可以通過物理知識進行解釋。初中的物理課堂以實驗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實驗的演示轉變為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既能夠讓學生合作學習,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教師采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是機械的,沒有深入的理解。但是教師創設合作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對凸透鏡進行實驗,總結規律,并且安排專人負責記錄,使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問題,在對物距進行改變的時候是移動凸透鏡還是移動蠟燭,通過具體的實驗最后得出結論。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創設合作的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3.創設生活情境,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創設生活情境是在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將生活與物理課堂進行更有效的融合。教師在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將初中生現有的生活經驗與物理知識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物理知識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講授給學生,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
例如,在學習《慣性》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講授,在多媒體上放映兩個片段:第一,一名初中生上學要遲到了,在上學的路上快速走,沒有發現地上有香蕉皮,不小心摔倒了,自身失去平衡,向后摔倒了;第二是學生在練習跑步,在快速奔跑的時候被地上的石頭絆倒,結果學生向前摔倒了。結合兩個片段,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同樣是摔倒,為什么摔倒的方向不同呢?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得出結論,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合理應用。
4.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將知識點與學生感興趣的事例相結合進行情境的創設,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浮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救生衣、游泳圈進行情境創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水與浮力關系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物理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進行物理教學,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幫助學生將已經學會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玉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現情境創設[J].華夏教師,2019(7):82-83.
[2]張青.創設情境,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47.
[3]施堅.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構建高效智慧課堂[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4(7):29-33.
作者簡介:陳帥(1993—),男,江蘇靖江人,本科,研究方向:物理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