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由此可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并為其終生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學習中尤為重要。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一新生;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127-01
初一作為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學生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乃至終生學習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現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養成正確拼讀單詞的好習慣
初一新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升入初中后,單詞量和語法量增大了,如果只靠機械記憶來學習,學生的興趣會減退。在剛開學時,我邊講Starter部分,邊結合課文內容補充語音教學。先易后難,重視對比,目標是教會學生單詞的拼讀方法,并且幫助學生過音標關。學習每單元的單詞時,我要求學生發送語音信息給我,并及時糾正錯誤發音。
二、逐步養成聽說英語的好習慣
學英語,聽說是基礎,然后是讀寫。教師上課應多給學生提供聽和說的機會,多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合適的英語電影,每月學唱一首英文歌。充分利用點讀筆,聽英語并模仿朗讀,逐漸形成語感,養成聽的好習慣。我采取課內為主,課外活動小組為輔的方式,幫助學生過好開口關。在英語課上,我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小組展演英語故事等。在課外,我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角或英語沙龍活動,讓學生表演英語童話劇等,讓他們在輕松的英語環境中逐漸養成開口說英語的好習慣。
三、培養良好的誦讀和閱讀習慣
朗讀對增強學生的聽說和讀寫能力很重要,但學生往往不重視或不知道該如何正確朗讀,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第一,模仿誦讀原聲錄音的語音、語調、連讀、重音、句中停頓等。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誦讀過程中的錯誤。第二,鼓勵學生多讀課外的英語資料,擴大知識面,借助詞典,增加詞匯量,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培養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1)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提高其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課文可要求學生自己識讀單詞,對課文和語法進行理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注意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自學的方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要養成專心聽課的習慣。聽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認知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讓學生學會識記該課的重點單詞和短語及核心句型,力爭在課內就記住最重要的知識點,并消化吸收。
(3)要養成上課及時做筆記的習慣。筆記能克服頭腦記憶力的局限性,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篩選、概括的過程,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對信息的加工能力。筆記的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的層次分明。也可用關鍵詞和提綱記錄,這樣既保證了要點,也不影響聽課的專注度。
(4)養成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關鍵是在于及時復習。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曲線圖,學過知識后的9小時內及時復習,遺忘速度就會減慢。復習時可先嘗試回憶,然后對照筆記查漏補缺,理解并掌握重點及難點。
五、結語
在英語學習的初期,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而提高英語綜合素養,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英霞.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8(6).
[2]齊景波.淺論初中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EB/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5(5).
作者簡介:王麗新(1982—),女,遼寧莊河人,中學一級教師,碩士,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