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靈嫣
當今社會,從網(wǎng)上大熱的“錦鯉楊超越”到“支付寶錦鯉信小呆”,無不體現(xiàn)著人們對“好運”的向往。雖然不可能人人都是幸運兒,但吾輩青年都應當擁有“拼搏”這一人生“錦鯉”。
有多少人來自五湖四海,卻囿于廚房與蔬菜;有多少人擁有年少輕狂的夢想,卻碎于懦弱的等待。汪國真曾言:“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故,擁有拼搏的精神,是獲取“錦鯉”的前提。
拼搏精神能助我們摘星攬月:中國女排經(jīng)歷12年之久,靠永不言棄與拼搏精神,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重奪金牌;張繼科為奪得大滿貫不惜打封閉針;河北塞罕壩三代人靠自己的拼搏精神,使沙洲重變綠海……由此觀之,拼搏之精神,給我們力量,助我們攀登高峰。試想,若郎平、張繼科等人因畏難而逃避,不去拼搏,又怎能取得佳績?
在擁有拼搏精神后,更要付之于行動,方可獲取人生“錦鯉”。然社會暗流涌動,惡習叢生,有多少青年不努力,不爭取,整天幻想“錦鯉”,一旦得不到,便怨天尤人,報復社會。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那些用來抱怨的時光,有多少人通過自己的拼搏獲取了“錦鯉”。
在歷史的溝壑里漫溯,多少偉人因拼搏而熠熠生輝:曼德拉靠拼搏努力,不惜入獄,最終,南非在他的努力下解除了種族隔離制度;喬布斯在公司危難之際,勇于拼搏,力挽狂瀾;屠呦呦經(jīng)歷百次失敗,但頑強拼搏,終成功獲取青蒿素。可見,“拼搏”方能讓我們創(chuàng)造自己的錦繡山河,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河清海晏。
吾輩青年,應擁有拼搏之精神,并付之于行動,如此定能背黑暗而向光明。不經(jīng)歷黑暗,如何知黎明曙光之溫暖?只有經(jīng)歷拼搏,嘗遍人生百味,才知獲取“錦鯉”之難易。拼搏如茶,初品苦澀,唯有歷練,方知其茶香清幽;拼搏如酒,初品熱烈,唯有習慣,方知其可解愁苦。故曰:拼搏,方能獲取人生“錦鯉”。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提到:“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如乳虎,如鷹,只有經(jīng)歷拼搏,才能“百獸震惶”“風塵翕張”;只有經(jīng)歷拼搏,才能青春無悔、自由翱翔。
青少年們,拼搏吧!讓我們獲取人生“錦鯉”,搏一個歲月無悔。
(作者系內(nèi)蒙古通遼市扎魯特一中高一·1班學生,指導老師:何紹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