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琳
【摘 要】 目的:研究口腔修復中牙周整復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70例口腔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治療后生物學寬度改善情況、口腔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結果: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生物學寬度改善率,牙齦生理輪廓恢復情況,口腔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口腔修復中牙周整復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口腔修復;牙周整復術;生物學寬度;牙齦缺陷
【中圖分類號】 R78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031-02 ?口腔修復作為口腔科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種修復體,以修復各類缺損,如義齒、嵌體及全冠等,目的是為了恢復口頜系統的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促進患者身心健康,但是這一方式會受到牙齒錯位,牙合齦距離過低,牙周生物學寬的喪失等不良狀況的影響,破壞修復體的長期穩定性,因此應重視有效治療[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口腔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于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入院,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35例),另一組為研究組(3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9:16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1.85±10.63)歲;22例生物學寬度喪失或不佳,13例牙槽嵴缺損或異常。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0:15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41.97±10.75)歲;23例牙齦頸緣錯位或不協調,12例牙槽嵴缺損或異常。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基本情況進行詢問并記錄,如過敏史、感染史及病史等,同時開展X線、血常規及全身檢查等,確定無手術禁忌證后,對照組給予牙周基礎治療后擇期口腔修復治療,即固定義齒。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牙周整復術治療后擇期修復,兩組治療操作均由同一醫師完成。
牙周整復術:對于牙齦缺陷如臨床牙冠短、牙合創傷或嚴重咀嚼功能紊亂者的牙齒,需恢復牙齒結構者或因原修復體距離牙槽嵴頂過近,侵犯了生物學寬度,需恢復牙齦健康者等情況時需手術治療。首先給予常規消毒與局部麻醉,選取染料對需要切除的牙齦部位進行標記,標記后選取15號刀片行內斜切口,切口應達牙槽嵴頂,并注意保證頰側切口呈扇形。在單根牙,扇形切口將形成較長的鄰間齦乳頭。多根牙的頰側切口亦是模擬頰側健康形成一個“根分叉齦乳頭”。設計近遠中松弛切口時,需確保最近中的切口位于鄰間齦乳頭的近中側,最遠中的切口位于鄰間齦乳頭的遠中側,同時做垂直松弛切口向根方充分延伸,以全厚瓣將頰側黏骨膜瓣分離超過膜齦聯合以及預期的術后骨嵴平面,當翻開頰側瓣至最靠近根方的幾毫米時,以15號刀片分離制備半厚瓣,不分離根尖牙槽骨骨膜。先持續水冷下8號金剛砂球鉆降低和修整頰側和腭/舌側的牙槽骨,同時對壁架狀骨突和/或隆凸進行一定程度地消除和/或重塑形,使牙槽骨恢復正常的形態,以免妨礙良好的牙齦外形的形成,使牙槽骨與預期新齦緣位置之間保持3mm的距離。沖洗復位,然后軟組織瓣在適當位置縫合。放置牙周塞治劑。約術后3周重新備牙(操作限于齦上),制備臨時修復體。在術后6個月,方可開展最終的制備和修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生物性寬度重建、牙齦輪廓的改善,口腔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口腔修復成功判定標準[3]:修整患牙之后,牙齦顏色完全恢復,質韌,牙根未出現松動情況,牙冠邊緣密合與咬合良好,經牙片檢查可見牙槽骨嵴頂無吸收狀況。能否獲得盡可能長期的穩定修復效果取決于修復治療所處的牙周環境。獲得成功的修復治療效果,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和諧的咬合關系、不超過3mm的探診深度、無水平根分叉病變、穩定的角化附著齦(冠根向至少3mm寬,頻舌向至少2mm厚),以及修體邊緣的位置利于患者自潔.滿意度選用調查問卷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有牙齒咬合情況、牙齒形態、牙齒顏色即咀嚼功能恢復情況等,滿分為100分,85分以上即十分滿意,60-85分即滿意,60分以下即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選取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由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代表有差異。
2 結果
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生物學寬度改善率,口腔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1、2。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生物學寬度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口腔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更高(P<0.05);由此可知,口腔修復中牙周整復術的應用效果顯著,主要在于牙周整復術術中距離根方時選取制備半厚瓣,不分離根尖牙槽骨骨膜,將有利于頰側瓣的根向復位及骨膜的縫合。而且術中適當對壁架狀骨進行削減和修整,從而使術后軟組織可以沿著新建立的骨輪廓移行生長,并以預期的方式和位置愈合。
綜上所述,口腔修復中牙周整復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改善生物學寬度,有效的菌斑控制,降低牙周損害,還可提升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彧. 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11):50+52.
[2] 陳梅芳,蔡怡安,黃世華. 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療美容,2018,8(07):57-59.
[3] 秦冬梅. 牙周整復術與牙冠修復術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4):2618-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