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瓊 田秀瓊
摘 要:近年來,醫學院校紛紛加深了對各種教學方法的開發與研究程度,極大的了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在這之中,情境教學法在立足于實踐而開展的婦產科教學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學生通過在具體情景中參與學習,不但可以將基本的醫學知識掌握,也能夠有效理解實踐技能,諸多實踐證明,該種教學方法具有顯著教學效果。為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情境教學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婦產科教學;應用
1 傳統婦產科教學及其存在問題
婦產科這門學科主要為臨床實踐,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一定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手段就是其護理工作,因而護理專業學生一定要高度重視該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婦產科護理》是中等衛生學校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不論是專業性,還是實踐性均比較強,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予以強化和鞏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傳統的婦產科護理教學,往往是借助描述課本上的文字以及模型、投影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也開始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諸如一些護理的相關圖片以及視頻均包括其中,能夠充分展示具體的護理細節,具有很好的直觀效果。這些可極大的幫助學生理解護理相關知識,但卻無法較好的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婦產科護理涉及非常多的教學內容,且主要為實踐技能性知識,就算安排學生到醫院見習,但由于受限于時間與資源,也無法讓根本的教學要求得到滿足。就護理專業學生而言,以女生居多,婦產護理相關的基礎較弱,缺乏良好的動手能力。若一味的采取灌輸方式教學,則教學要求很難實現。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激發出來,方可使教學目標圓滿達成,而情境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
2 情境教學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2.1 準備及引導階段
教師在情境教學之前需把相關準備工作做好,利用布置模擬產房與模擬待產室,營造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創設情景,比如,一位即將分娩的孕婦由于見紅住院,但因為對分娩存在緊張、恐懼心理,家屬十分擔心,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危險均非常擔憂,所以就會催促醫護人員對孕婦與胎兒狀態進行檢查,又或是要求盡快安排生產或手術,而這個時候醫務人員對孕婦與家屬進行訓斥,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2.2 情境教學實施階段
在課堂情境教學中,教師在把情境說明后,挑選五名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包括接診醫生、護士、患者、家屬等。首先,護士結合患者情況展開護理評估,內容涉及患者的健康史,對患者的預產期進行推算。同時,護理人員要評估患者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況,對其做全身檢查和血壓體重的測量,觀察患者下肢是否出現水腫現象;檢查患者的腹部、宮高與腹圍,聽胎心音;檢查各個間徑(髂棘間徑、髂嵴間徑、坐骨結節間徑)和骶恥外徑;除此之外,還需檢查胎先露下降情況和宮口擴張情況。最終,將檢查評估結果結合起來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接診醫生應對患者情況展開詳細詢問,通過檢查診斷患者,以判斷護理的評估結果,將患者的預產期確定。接診醫生還需準確判斷胎產式、胎先露及胎方位,判斷胎心率有誤異常和骨盆外測量結果,判斷患者有無進入產程的需要。而患者家屬則需要就孕婦和胎兒情況向接診醫生與護士詢問,對相關健康和護理知識予以咨詢。之后,學生扮演的角色把矛盾發生的過程中展現出來。
2.3 討論點評升華階段
在學生將角色扮演完成后,安排其他學生對醫護人員的行為展開思考,討論其有無不恰當的地方存在,若自己是患者或家屬,心理會怎樣。之后再選擇5名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結束后,讓其將各自角色的心理特點說出,要求其他學生討論,立足于學生的討論總結,教師需點評與總結學生的觀點,鼓勵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進行操作。
3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3.1 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引導度的把握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同時扮演著引導者、輔導者和觀察者的角色,不論是在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還是教學中的情景表演以及教學后的評價總結中均需對學生各方表現予以觀察,特別是要注意那些過去喜歡被動聽課或性格內向不喜積極發言的同學,借助正確的防把其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每位學生均主動學習。教師作為引導者除了教學技巧嫻熟外,學科內及跨學科間的知識也必須扎實,同時應變能力要強,一旦引導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正確解答他們的問題。在傳統教學中,作為講解者的教師總是把知識單向的灌輸給學生,未對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予以培養,而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就需轉換角色,把引導和講解的度把握好,從觀察者與輔導者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把思維展現出來。
3.2 學生在情景模擬表演中遇到的問題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筆者發現一些學生未把情景模擬中的知識點與表演技巧的主次關系弄清,有時將其應掌握的知識點忽略,僅對表演的風趣幽默較為重視,而這就要求教師于課前及課中正確的引導他們,幫助學生回到醫學知識點上,對知識展現與表演才能展現的相互關系予以正確把握。
參考文獻
[1]戚林.深化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 [J].衛生職業教育,2017,25(2):22-23.
[2]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4(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