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部對美育發展的重視,基礎樂理課程作為音樂課程的基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市面上的樂理教材也隨之大量涌現。本文將針對市面上幾種樂理教材進行對比分析與探究,以期通過更好的寓教于樂方式讓學生學習樂理知識。
關鍵詞:基礎樂理 教材 對比
以廣東省為例,2019年,廣東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粵教體函<2019>92)文件中指出“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在高校開設的眾多藝術教育課程中,音樂類藝術課程占約一半,必須把樂理課程放在音樂類藝術課程的基礎教育中并使其得到普及,選擇一本適合的樂理教材也就勢在必行。目前,市面上的樂理教材大概分為以下三個種類。
一、傳統學術派
筆者根據學習經歷和幾年的工作實踐了解到,大多數音樂高校以李重光先生編寫的樂理教材的使用率和覆蓋率最為廣泛。李先生的樂理教材也可以說是眾多樂理教材的鼻祖,這套教材編寫于1962年,迄今已經是第58次印刷,印數高達上百萬冊,可見這本開山之作的樂理教材在中國的樂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該教材的內容并無在每一次再版中修改或修訂。當今社會已經發展到了2019年,任何學科的發展變化都不可小覷,一切學科都是在不斷發展壯大的。10后的小學生不適合使用60版小學語文教材學習,也許其教材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與60年代相比并無太大差異,但是現代教材里所篩選的文章更符合當下的時代精神,其熱點的內容最貼近當代小學生的生活現狀,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當下學生的共鳴。現如今,若繼續沿用李先生的教材,或許會距離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中心思想、我們的審美喜好越來越遠。
二、海外實用派
中國的現代音樂發展和起步非常晚,幾十年前甚至沒有一套中國人自己的完整音樂系統的理論書籍。李重光先生在編寫樂理教材之前,使用的也是斯波索賓的《音樂基本理論》,當年此書的中文譯本剛出版,李重光先生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使用的都是這一套教材。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網絡的發展和物流的便利性,在如今的音樂教學中,選擇國外的樂理教材、演奏教材也司空見慣。最常見的是近幾年剛引入中國內地并獲得許多教師與家長認可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樂理考級。《英皇考級樂理學習手冊1—5級》在2012年出版第1版,作者周詩蕾根據“英皇考級樂理大綱”進行編譯,至2017年,五年之內已經第9次印刷,可見近幾年英皇考級在內地的影響舉足輕重。對比國內的樂理教材可以發現,英皇樂理更側重于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運用。我們可以從樂理考題中了解到,國內的考題側重于理論性知識,甚至有名詞解釋,純概念題等,但樂理課程實際的知識運用卻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將對知識點的學習和訓練,融會貫通地體現在其音樂綜合能力上,而英皇樂理考級書能夠更好地做到這一點,將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
三、現代前沿派
2006年7月,尤靜波編著的《流行音樂學院系列叢書·基礎樂理》可以說是中國流行音樂理論體系的第一次完整架構。比較以往的樂理書籍,該書的定位在流行音樂,并不在傳統音樂或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跟傳統音樂雖然有許多共性,但也獨具個性,它超越了傳統音樂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體系。筆者并非在音樂專業院校工作,在綜合性的高職高專院校里,筆者所接觸的學生都是非音樂專業的學生,根據教學實踐可以得出結論,傳統音樂專業院校的樂理授課教育模式很難激發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枯燥的純理論知識甚至會使他們失去對音樂僅有的部分熱情。而流行音樂是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音樂,因此,該書借鑒世界先進的流行音樂教學模式,并且結合國內現狀,參照傳統音樂學院的教法和體系,使零基礎的00后學生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樂理、和聲,甚至學習創作和編曲。該書的譜例以國內外經典作品為主,基于流行音樂的特殊性,該書以簡譜為主,此外還增加了流行音樂常見風格的節奏特征,包括布魯斯調式、掛音及加音和弦等等,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何藝術形式都是不斷發展進步的,音樂教學亦是。作為一門符合當下教育發展和審美價值的藝術課程,發展和進步必不可少,并且這種發展能夠適應當下教育的思想主流、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開放式、放射式、全方位地發展。對于基礎樂理教材的選擇和修繕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是通過個別專家學者或者教師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和思考。本文以三種類型的教材為例,通過對當下基礎樂理課程教學研究的思考,以期更全面地推動對基礎樂理課程的關注度,期待更多、更好的音樂理論著作出現。
參考文獻:
[1]楊殿斛.基本樂理:亟待加強建設的課程——關于基本樂理課程建設的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03).
[2]王新力.知識與能力——“國內樂理”與“英皇樂理”考級比較研究[J].人民音樂,2014(03).
[3]施詠.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流行音樂理論研究——由尤靜波《中國流行音樂簡史》而引發[J].音樂研究,2016(09).
(作者簡介:劉倩倩,女,碩士研究生,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