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玲 丁弘一 馮 志/長春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學生干部是高校青年群體中的優秀學生代表,民辦高校起步較晚,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學生學習基礎及綜合素質較之公立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為國家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優秀青年,輔導員培養教育學生干部是促進學生干部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如何能夠使政治素養及綜合素質較低的民辦高校學生干部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練就過硬本領并擔當時代責任,在民辦高校廣大青年群體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這其中激勵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激勵教育正是體現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功能,并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而服務。本文就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探索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激勵教育,其意義十分重要。
由于民辦高校有著較高的學費,因此,選擇就讀民辦高校的學生較大群體其家庭經濟條件較為優越,學生在成長階段就有較好的物質生活及文體等綜合素質的培養,相對普通家庭的孩子有較為開闊的視野和強烈的自我意識,有明顯的個性思維,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響,較難因其他人見解或意見改變初衷,不盲目接受,強烈期待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評價,創造性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并極其希望得到認可。00 后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學生干部群體里也會出現不愿分享,工作成績只想到自己,不善與人合作和溝通,個性較為張揚,自信且大膽,習慣推卸責任,逃避問題等等自我意識強烈的現象。
在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民辦高校在學生干部培養的方向上也更加趨于符合社會發展,緊隨時代需求,因此,在納新選拔伊始就十分重視參選學生干部的信息化程度及職業化能力。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自身發展也要求其在工作中體現出較為突出的職業化最求,民辦高校的學生干部表現出能夠積極的拓寬自己的人脈,對于付出與回報有著更加實際的最求,社會化思想較為突出。在實際工作中,民辦高校的學生干部由于更加關注自己的能力提升及業績表現,因此,在工作中更加能夠吃苦耐勞,有極強的工作熱情,并很快的進入工作狀態,對民辦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起到了較好的推進作用。
民辦高校的學生干部在入校初的學習成績較之公立院校有較大的差距,同時也體現在進入大學后對自己的學業規劃幾乎沒有或是不清,即使學習習慣較好的學生干部,也缺乏科學有效的學習計劃及學習方法。民辦高校的學生干部在低年級時普遍認為學習成績合格即可,人情世故和人脈關系更為重要,因此也造成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群體有相當一部分成績低下,甚至是有掛科現象。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在學習意識上與公立院校的學生干部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由于政治素養較低,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更多生活趨于佛系的00 后青年,不僅缺乏愛國情感、同時也缺乏政治信仰,因此,民辦高校輔導員在響應黨中央號召的基礎上,加強基層組織內的學生干部政治信仰的激勵,激勵學生干部始終不忘作為學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習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按照黨的要求,努力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民辦高校發展至今,較多對學生培養及管理制度是對公辦高校的直接借鑒和使用,但由于體制模式都不相同,因此,對于民辦高校的學生干部在制度管理方面有很多問題,更加體現在激勵制度方面,缺乏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特征的創新型激勵制度,簡單的從獎罰的角度去激勵學生干部,造成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延續性較差,同時官僚作風,形式主義及利己主義得不到及時的改善,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新生儲備力量逐年降低,高年級學生干部的積極主動性明顯減少。因此,民辦高校應從自身找準原因,優化對于學生干部的評價考核機制,完善學生干部的激勵制度,不斷提升民辦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
民辦高校學生干部中不乏學習成績優異工作出類拔萃的領袖人物,與之傳統思政教育相比,朋輩效應,榜樣引領更加能夠激勵普通學生干部的奮進。民辦高校輔導員應該善于發現學生干部中的佼佼者,通過學生干部先進事跡,經驗座談,工作交流等形式,讓更多學生干部快速的提升自己,有了模范的帶動,才會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促進學生干部隊伍的長足發展。讓優秀的學生干部成為新時代青年中的精神領袖,對廣大學生干部群體有更好的引領作用,才能激勵學生干部群體發揮干部作用,形成榜樣力量,讓民辦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真正成為教師工作的有力保障。
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激勵教育不僅僅是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應得到學校的重視,從學校的層面更加科學系統的完善學生干部的激勵教育體系,全面的推進民辦高校學生干部的激勵教育機制的發展,促進民辦高校學生干部能夠更加健康、全面的發展與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