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然

“談戀愛好忙哦!”一個學生對我說,“晚上要約會,夜里要通電話,打完電話還得寫情書。”“這是何苦呢?有話在約會和打電話的時候都講了,何必還要寫信?寫,多慢!”我說。“那可不同了!話是用講的、聽的,信是用寫的、看的。”學生理直氣壯地說,“說一句‘我愛你’,聽了就沒了,寫出來可不同,你看幾遍,就是幾遍‘我愛你’。那些字不但跑不掉,而且味道愈看愈濃。”
他的這番話使我想起有一年師生畫展,一位美國學生說,她特別寄了份請帖給女兒,請女兒來參加開幕酒會。“女兒住得遠嗎?”我問。“跟我住一起,還沒嫁呢。”“那么何不自己交給她?”學生一笑:“交的不等于寄的,你一天可以交幾十樣東西到家人手里,郵差卻只來一次。當她看到貼著郵票的信封上有我親筆寫的字時,感覺就重多了。”
這話在我身上也得到了印證。雖然總是離島,但每周都要跟妻打幾次電話,聲音親切,也就覺得人在身邊。前兩天,妻寄來幫我校對的稿子,順便夾了封信,也夾來好多感覺。信仍然是密密麻麻的,用她工整的小字一絲不茍地寫的。有些地方筆跡、墨色突然有了改變,想必是分幾次寫成。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吧,有些段落顯得開朗樂觀,有些則變得消沉。消沉的或是深夜完成的。只是,寫的人不自覺,讀的人卻有了高低起伏的感覺。我可以一句一句地讀,也能一筆一筆地追索,仿佛順著那些筆觸能見到她書寫時的姿態,抓住她書寫的心情。
于是,我想,電話是否像電視劇一樣,雖然生動,卻剝奪了我們讀小說時所有的“空間”。那是一種用心靈創造的空間,在心里勾勒出一幅圖畫、一片風景。我也想,有好的感覺、好聽的話,除了說給另一半聽,也應該寫下來,讓讀的人追慕你的筆跡、你的心情。如同我學生說的:“那些字不但跑不掉,而且愈看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