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協同理論是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哈肯在 20世紀 70年代提出來的。其原理是依托一個系統中各個子系統之間以及子系統與大系統之間存在的相輔相成的聯系,為實現整體效應或集體效應的最大優化,通過子系統內部或外部力量作用,實現子系統內部及子系統間關系由無序向有序轉化,進而產生整體性的協同效應。協同理論所揭示的規律,為研究自然現象及社會發展的運動發展規律提供了視角。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構成思想政治工作系統工程中重要部分,但這一重要部分又不是孤立的,需要和其他系統銜接配合,共同發揮,將協同理論應用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有助于更新教育觀念,確立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的協同觀和自組織觀,使教育者、 受教育者、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等各子系統內部能夠相互協同、子系統之間能夠相互協同,進而產生系統整體功能大于子系統部分協同效應,樹立“大思修”工作理念,積極拓展育人思路。有助于豐富教育方法論和育人實踐,通過揭示思想政治工作內在的非線性相互聯系,針對思想政治工作系統內各部門缺乏有效協同合作、思想政治教育課理論與實踐分離、學生知與行脫節等問題,有目的性創設有利的條件,重點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機制、實踐方式等子系統內部協同,以及強化各子系統整體協同效應等方面教育實驗,探索研究確立協同理論下實踐育人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和學生獲得感。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推進過程中各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理清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功能、推進理論依據和主要原則、就教學本身實踐教學環節內容設置、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創新等方面都取得理論實踐成果。特別是在內容設定能夠抓住時代特征,突出社會主題,又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學生成長發展實際,做到了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大學生忠誠愛國,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質,領會法律精神,樹立法治理念,努力成為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而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和新任務, 高校“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還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組織領導不強、教學管理機制欠缺、內容設計單一、平臺搭建不多、隊伍融合不高、考核機制不全等問題。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把辦好思政課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積極探索創新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1)強化組織領導。構建董事會、院行政、院黨委“一體化領導、專業化運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領導體制,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領導小組,加強工作統籌,決策咨詢,評價督導。建立成立學生日常管理、校團組織、思政課教學單位協調統籌黨總支,完善學生管理、團員教育管理、思政課主渠道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建立學生工作處、團委、馬克思主義教研部聯席會議制,不斷推進主渠道和主陣地之間有機結合、有效互動、相互支撐、相輔相成。把課上與課下、課內與課外、校園內與外有效銜接起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一體化、日常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一體化,發揮提升教育效果。
(2)強化政策保障。制定下發《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貫徹落實中發【2016】31號文件精神實施意見》、《關于印發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關于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方案(征求意見稿)》含任務分解表、《關于下發<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下發<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學習筑夢”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班工作的意見》,確保中央和省委各項要求落實到位。
(3)更新工作觀念。在工作中,我們樹立廣義的大實踐教學觀點。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不僅包含“課內課外對理性知識深化理解的實踐教學環節,也包含課內課外對理論知識以外的表象以及現實過程還原的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課堂上、課堂外作為統一整體,作為完整的教學過程看待。著力將整個課程、課上、課下、社會中的基地教育、社會實踐、案例教學、閱讀實踐、校園文化等作為圍繞課程內容的育人因素統籌起來,使課程教學最大化提升實踐。
(4)健全保障機制。應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將時間教學列入整體教學計劃,合理安排班級規模,細化每個環節合理的學時與學分,提高實踐教學的權重比,優先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給予保障,在學校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中保障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為實踐教學的開展和教學研究提供經費支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研究,指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綱。
(5)加強隊伍建設。學校嚴格按照規定1:200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1:350的比例設置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3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每個院系至少配備1-2名專職組織員,加強團干部與隊伍建設,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充實力量。學校每年組織思政課實踐教學巡禮及表彰大會,將學生思政課教學環節表彰獎勵納入學生綜合表彰獎勵體系,確定比例,進統一表彰。同時學校積極組織校內培訓平臺,充分利用校外培訓機會,加強專門力量建設,大力培育領軍人才。
(6)建立健全考評體系。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的考評體系和評價方式,以評促建,不斷提升實踐教學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探索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并不意味著只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評估,理論教學、閱讀經典、主題討論和師生互動等過程中的實踐環節也可以納入評估體系,關鍵是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科學合理的評估制度。一方面,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有更為明確、具體的界定,能夠形成分類指導;另一方面,要對實踐教學具體的形式做法進行逐步細化,突出考核評估指標的可操作化。與此同時,從教育主管部門角度而言,還應按照有關文件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以及課程教學大綱等要求,加強對不同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開展情況的督查,及時糾正不良做法,促進其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