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卓/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巴納德的系統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一個協作的系統,這些協作組織都包含三個要素:明確的目標、協作的意愿和信息聯系。組織內部應建立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溝通(對話)系統,這一系統既能保證上級及時掌握作為決策基礎的準確信息,又能保證指令的順利下達和執行。此外主管人員需要組織成員的合作態度,即維護主管人的權威。主管人的權威來自于下級人員接受其命令的程度,來自于由下而上的認可。主管人要努力取得下級的同意、支持、合作,才能獲得權威、指揮權力。
組織里包含了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這兩個目標存在一定的矛盾沖突。一個好的協作系統中,組織目標、個人目標都能得到很好的實現。如果組織成員能夠較好理解并接受組織目標,那么協作意愿會很強。反之,組織成員就沒有協作意愿,組織也不會產生良好結果。
組織內主管人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主管人應當幫助成員理解組織的共同目標,并幫助成員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目標。組織管理者職責可以概括為:一是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體系;二是促使組織中的個人付出必要的努力作出重要貢獻;三是規定并闡明組織目標。
(1)從學生角度看,社團會員希望通過參加社團活動來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團干部則在此基礎上希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舉辦精彩的社團活動,獲得成就感。但是學校社團資源缺乏。
①目前社團管理主要扎口在學校團委,僅有1名老師負責社聯和所有社團的日常管理。按照要求各個社團均分配了專業指導老師和黨員指導老師,其中專業老師要負責指導社團日常活動的專業技術指導、外出參賽指導。黨員指導老師負責跟進活動實施全部流程,確保活動環節銜接流暢,做好思想教育引領。在S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工作中,社團指導工作并不計算成老師的工作量,即使社團活動獲獎,對于指導老師和社團也沒有任何獎勵措施。除了團委的一名老師在盡心盡力指導社聯、社團,其他的老師基本都將社團指導工作看作為負擔。
要想在校外學生文體活動中獲獎,優秀學生的選拔、專業老師的訓練指導必不可少。然而S高校目前僅有4個社團的專業指導老師認真做指導,而且這幾位老師是新招的老師,不熟悉社團以前情況,將社團指導工作當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盡心盡力做,其余專業老師已經知道社團指導工作只是負擔,只會偶爾指導甚至不指導。
此外全校33個學生社團目前僅靠團委2名老師做黨員指導老師。雖然一直希望由各二級學院承接各個學生社團,但是社團指導獎勵制度沒有確定,沒有新的老師愿意但任黨員指導老師。社團里大大小小活動很多,僅靠2名黨員指導老師很難跟進所有活動,很難把關所有的細節的所有細節。S高校學生社團缺少足量黨員指導老師,活動審核把關很難到位。此外,社團缺少足量專業指導老師,社團活動質量難以提升,難以走出校門,難以獲得獎項與外界知名度。
②社團缺少專業的訓練場地。我院社團類型較多,對場地的需求各不相同。文體愛好類社團需要室內、室外活動場地;學術科技類社團需要實驗室等。但因學校場地、設備、器材等硬件條件限制,各個學生社團沒有足夠的、固定的活動場地,更無法為瑜伽社、武術社、羽毛球社、籃球社等有獨特場地需求的社團提供專業的室內訓練場地。
學生辦活動需要為學生提供開會討論的空間,而因學校場地資源限制,學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固定開會的場所,各學生組織、學生社團都沒有辦公室。學校不能為學生組織負責人討論活動提供方便,會降低組織凝聚力、降低活動效率。
此外,校園里可以用來辦活動的教室、禮堂數量有限。每次社團內部辦活動,各社團只能提前一周隨機借到一個教室來開展活動。如果開展大型院級活動,更要提前借全院唯一的禮堂來辦活動。沒有固定的活動場地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社團成員對社團的歸屬感,難以調動學生活動積極性。
③社團缺少充足的資金支持。學生社團想要做出成就,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會員的日常訓練、大型賽事賽前指導等等,都需要充足資金支持。但是,學生社團主要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聚在一起,社團活動很難像專業競賽那樣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榮譽獎項。即便學校在資金上充分支持社團活動,也很難取得像專業競賽獲獎那樣顯著的回報。而且,即使在共青團指導下合理控制了社團數量和會員人數,總體來看社團活動還是很多。如果僅靠學校撥款,是遠不夠支持所有的社團活動的。目前學生社團活動經費主要靠學生自籌。但是不論社團自行向會員收取會費,還是社團拉商家贊助,都會在資金來源是否安全、資金管理是否合理等方面存在管理漏洞。
(2)從學校管理角度看,學校希望社團運行規范,起到第二課堂思想引領作用,并獲得重大活動成果,拿到獎項取得榮譽,提高學校知名度。但是社團管理和社團活動水平不足,使得這一目標難以實現。
①社團內部管理松散。社團本身是基于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組成的團體。真正有才的學生不一定會留在社團,能夠管理好社團活動的人不一定很有很好的技能。有興趣參與社團活動的人可以選擇性地參加社團活動,甚至可以自由加入、離開任一個社團。社團管理、社團學生干部培養、社團指導、活動考勤規范、社團獎勵等基本管理系統如有缺漏,就會導致社團管理松散,很難留住人才,很難辦成精彩活動,很難取得社團成果。
②社團活動水平整體偏低,社團成效不足。學生社團活動多為針對社團內部的小型活動和針對校內學生的校級活動。校內社團走出校門出去參加活動,除了少數幾個有專業指導老師精心指導的社團能夠獲獎,其他社團如果不是靠黨員指導老師精心包裝參賽資料,基本無法獲獎。
學生社團良莠不齊,分化嚴重。社團群眾基礎好,老師指導程度高,活動顯示度高。而有的小眾社團,如韓語社、魔方社、魔術社,感興趣的同學少、能堅持參加活動的學生少、愿意花心思辦活動的學生干部少,從而導致活動數量少、參與學生少、活動效果差等問題。
一是梳理個人在社團內的發展目標。學生加入社團主要因為對某一領域感興趣,希望加深對這一領域的理解認識與體驗,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甚至帶領社團做出一番業績,獲得個人在專業技能、人際交往、活動管理等多維度能力的提升,體驗成就感等。每個社團的專業領域各不相同,需要切實了解學生對于社團活動的期望,并幫助學生切實得到個人提升。二是明確學校的思想引領、文化育人目標。學生社團是思想引領和文化育人的重要平臺,高校學生社團首先要服務于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此外,學生社團不能僅限于小打小鬧的低水平活動,要梳理典型模范,打造高水平、走得出去的精品社團活動。三是為各社團配備黨員指導老師、專業指導老師,做好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工作指導。每個社團配備專門指導老師,進行二對一精心指導,確保社團發展規劃、前期活動安排、活動過程監控、活動事后反饋均有精心追蹤指導,在確保思想引領和文化育人的前提之下,打造規范活動、精品活動。四是明確社團活動管理規范。明確社團招新、學期活動計劃、精品活動申報、活動實施、參賽指導、社團換屆、社團年檢、社團交流大會等各個活動的管理規范,確保社團活動留有規范完整可查的痕跡。五是確立社團獎勵機制。明確告知社團活動管理規范,并對社團管理規范、社團表現優秀的社團予以資金場地、榮譽稱號等資源的傾斜。六是明確社團會員進出、學生干部選拔、培養、換屆流程。社團要鼓勵有專業技能、優秀管理才能的人才進入社團、留在社團,做好優秀人才選拔、培養與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