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微微/江蘇省鹽城市政法干部學校
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人們會形成相應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分析新時期人們生活的外部環境,思考什么樣的環境會對人們的思維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必要性。目前,網絡環境下人們的社會行為受到了二重性的巨大影響。一方面,通過網絡技術,人們可以更好地共享資源,改變了傳統的社會行為,人們可以在更廣闊的平臺上交朋友和學習。另一方面,網絡技術也使反動、色情等不良文化傳播得更快、更廣泛,同時也傳播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和政治觀念,具有很大的腐蝕性。因此,優化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網絡時代”關鍵指的是媒體的搜集技巧、媒體手段、媒介產品和以網絡為根基的媒體概念的合成,互聯網通過網絡空間作為表露社會和文化溝通的一種技巧,不單在必定的水平上釀成自身的文化特質,而且還具有本身的價值觀、思維技能等。目前,由于科技手段的不斷強化,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了為數眾多的電子設備,使人們對其的依賴性漸漸增多,網絡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思維。在這種網絡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網絡文化雖然對思想政治傳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也給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網絡發展對思想政治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目前,我國很多人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經常抱怨,抱怨的原因是許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各種網絡信息在觀眾心中的傳播竭盡全力阻止,從工作方式來看,網絡的傳播和過去的思想政治的談話方式有一定的沖突。網絡媒體覺得過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傳播方式已經過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認為網絡媒體向觀眾灌輸的思想過于先進。
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深入,它挑戰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集中概括為以下方面。第一是網絡常出現粗俗的內容。在網絡發達的情境中,思政工作者雖然不斷地變更教育方法,力圖改善思政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是收效甚微,如:粗俗網站內容,主要是在性方面,人們在進行瀏覽網頁時,一些內容不堪的小窗口時不時的跳出來,不少人會覺得好奇而點擊打開,實際上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第二是量較大的網絡資源的共享。對于大多數當前的受眾,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逢艱難困苦,頭腦中躍出的第一想法就是網絡查詢求證,長此以往,人的思維就會僵化,思考問題會變得困難,假如某一天缺了網絡,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那樣,團團轉。第三,網上的一些消費的強制性把人們引向了錯誤的消費觀。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熱衷于網絡游戲的人經常會碰到需要用錢購買裝備的情況,或者在觀看電視時,經常會碰到一些互動繳費觀看節目而出資購買,網絡強制的消費帶給人們是一種錯誤的消費引導。這種錯誤的消費引導會讓人們產生不良的攀比心理和行為,對人的身心健康不利,其影響是負面的。這樣的現象的存在就使思政教育的難度加大。思政教育的關鍵是人為本位,對人們網絡使用的正確進行引導,揭露真相,精益求精,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合理利用網絡媒體的先進思想文化優勢,就能使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完善。例如,意識形態教育者可以使用熟悉的網絡文化或網絡語言進行交流。這不僅可以讓一些觀眾消除距離感,而且網絡上的交流可以有效避免面對面交談的尷尬局面,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對話思考。
黨的十八大至今,對新媒體的興起和網絡輿情及其網絡上群眾的呼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和關注,對網絡上出現的愛國熱情和治國理政的建言獻策予以充分肯定,發揮了表率和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級領導同志也對網絡媒體的呼聲特別重視起來,注重對人民群眾切身問題的解決。但是,一些領導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理念已經過時,新媒體意識薄弱,有些人視網絡高深或是洪水猛獸不去上網,有些人將網絡游戲當做上網的主要工作,有些人熱衷于既往的工作法,不擅長和網民及管事目標交流以及溝通。因而,急切須要更換思政工作理念,革新思政工作的內容格局和手段,對新的網絡媒體進行更好的運用。
利用網絡平臺,加大宣傳力度,為行業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開展思想宣傳工作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拓寬了思想宣傳工作的空間和渠道。過去,思想宣傳工作總是在一定的范圍和時間內進行的。它一方面可以使思想宣傳教育的范圍更廣、時間更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受教育者不受地域和工作時間的限制。近年來,網絡的優勢已經引起人們注意,它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優點,以及從現代社會中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的變化,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現代信息傳播模式、傳播手段等方面的變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應當是學生和新媒體專業人員。他們應該有天才的學習能力,學會和使用互聯網,了解網絡,懂得網絡控制的一般技術,成為專家。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必須在實際中發揮重要作用,關注實際結果,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并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道路上進行創新。首先,我們應當建立專門的網站和網頁,以便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和普及程度。第二,是通過博客、論壇等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第三,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的使用。許多快速的功能、開放的在線論壇和課堂,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圍。第四,利用直觀的網絡圖像、圖表和文本、聲音和情感組合的優勢,可以將有關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內容轉變為電子和電子期刊,以“吸引”相關人員參與進來。第五,為網絡思考創造必要條件,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技術支助。
近來,互聯網媒體已成為寰宇上最具感染力的新媒體。互聯網對思想和行動的感染從未如斯無邊和深刻。目前的網絡已經有幾多職能。它不單是優秀技術的載體,而且也是社會思想的傳布重心。它不單是思政工作的新平臺,而且也是公眾輿情的“對話者”。它不單可以注腳成果,而且也能表達令人缺憾的挫敗。我們的思政專業人員務必更踴躍地順應信息網絡技術快捷演變的新趨勢,深入商酌網絡前提下思政工作的新特質和新模式,為祛除流弊和運用優勢作出有益的付出。處于不利位置的媒體思政工作的新挑戰已成為思政工作的新機緣。第一是盡快實行過問,盡快運用新的媒體,使新的媒體可以為思政工作供給一個新的平臺和陣地。第二個問題是資源建設。聚積建造主流網站,使之成為傳布主觀思想文化的器材和優越思維的平臺,造就思政工作的主體。第三,強化領導和團隊建立。提高人們的認同感,適應各種網絡媒體。此外,在網絡發展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全面構建網絡媒體的認同度,必須以審視、區分、選擇、判斷的眼光看待網絡時代。只有這樣,網絡發展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人們中發揮一定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學會如何面對網絡的發展。對一些可信和不可信的信息進行判斷和區分,以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必須轉變觀念,重新定位,使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科技的發展利弊共存,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如此。網絡新媒體的發展愈快,其出現的問題也愈多,比如接連出現的低俗化的內容等,其數量還在與日俱增。腐朽的思想被廣泛傳播,敵對勢力就會利用機會促成一些事情發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強互動,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多管齊下,全面采取諸種方法手段,如行政的、經濟的、思政工作的等,使媒體管理和網絡規范運行在許可和合理的范圍內,網絡的發展依法進行,健康進行。
簡而言之,發展網絡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的良好機會,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有關行動者需要注意并采取適當措施,在網絡發展的范圍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