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曉/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近年來,山地戶外運動在貴州得到了蓬勃發展,貴州也借助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優勢相繼舉辦了系列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的賽前評估是對該地區能否舉辦戶外運動賽事可行性進行評判,直接決定了一個項目的成敗,同時它也為戶外運動賽事的評估提供了參考標準和依據,用來測定賽事舉辦的效果。對貴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賽前評估進行評估,并對其項目進行科學設計,以期推動貴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健康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家相繼出臺政策方針,大力支持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2010年來,《貴州省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中提出“要將貴州打造成為山地戶外活動基地”;2012年貴州出臺《山地戶外運動大省建設規劃》,2015年《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把推進貴州山地戶外運大省強省作為工作重點;2015年,國際山地旅游大會會址永久落戶給貴州,及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管理中心掛牌成立等,都為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據貴州省統計公報,貴州近五年經濟增長率一直在10%以上,經濟發展速度較快,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達13540.83億元。得益于貴州省的“大旅游”戰略,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迅速,既保持了經濟增長,也保護了生態環境。一個地區第三產業發展越成熟,所占經濟的比重越大,該地區的經濟越發達,對體育賽事的舉辦越有利。
貴州地貌主要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貴州的喀斯特地貌發育非常典型,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5%,這里遍布溶洞、天坑、陡崖、峽谷、峰林、湖泊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喀斯特地貌為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基礎。
貴州的文化環境可分為歷史文化和風情文化。古老的歷史造就了古老的原始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紅崖天書等歷史文化。千百年來,貴州的各個民族和睦相處,交流頻繁,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節日、悅目的民族服飾、動聽的蘆笙和銅鼓、粗狂的民族舞蹈、醉人的酒文化、多樣的民族體育項目,等等,這些都體現出了多彩的貴州民族風情文化。
貴州省近五年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都有較大提升,人均公園綠化面積也有大幅度提升,交通條件也不斷改善。貴州近幾年陸、海、空交通條件不斷改善,尤其在高速鐵路和運輸航班上尤為突出。充分說明交通設施的便捷與快速,喜迎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到貴州觀光旅游,2017年年度共有74355.86萬人次(含境外游客)到貴州旅游,是2013年度的26715.97萬人次的2.78倍,旅游收入也翻了兩番。
戶外運動場地設施條件有較高的要求,必須突出安全,還要保障戶外運動項目的專項性。貴州省戶外運動資源很豐富,并不是每項戶外運動項目都可以開展,比如攀冰、沙漠越野等項目,因為貴州沒有這些戶外運動資源。我們應該依據自身的天然地理地質優勢來開展相應的戶外運動項目。安順市紫云縣格凸河攀巖基地可開展天然崖壁攀巖,落差370米壩凌河大橋可開展低空跳傘運動。
舉辦一項重大山地戶外運動賽事,通常需要大額的賽事運行經費。賽事運行經費包括經費預算、經費來源、經費使用、經費監管等方面。目前貴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經費的來源主要來自政府支持和贊助商贊助。經費的來源要根據舉辦地的經濟實力、人文氛圍來衡量,要以政府支持為主,盡可能多的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不能過度依賴但一方面的資金來源。
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的知名度與賽事項目普及程度、項目級別、項目開展方式、項目舉辦的屆數等有關。在相同條件下,賽事普及的程度越高,越被民眾認可,賽事的知名度就高,在同類項目中,項目的級別越高,項目的影響力就越大。項目開展的方式越獨特,另辟蹊徑開展一些特殊的戶外運動項目就能博得眾多眼球的關注。
戶外運動賽事項目與舉辦地的形象是否吻合是戶外運動賽事能否提升該地區對外形象的關鍵。貴州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從原始人遺址到夜郎文化、土司文化、紅色文化,都彰顯了貴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將這些典型人文特色文化有機融合,能使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山地戶外運動賽事與當地旅游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的開展能夠帶動該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舉辦地旅游產業的發展也能為山地戶外運動賽事舉辦帶來機遇,借助旅游產業的知名度來擴大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的品牌影響力。
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場地類型可分為聚會式、“點”“線”結合式和開放式場地。聚會式場地一般是在一個封閉或者半封閉的空間進行,比如攀巖、攀冰、速降、洞穴探險等等。“點”“線”結合式類場地一般在規劃好的線路上進行,在線路的重要的“節點”(包括起點和終點以及重要的途經點)上設置觀眾席,以便觀看,如馬拉松賽、山地越野跑、汽車拉力賽等。開放式場地往往是在面積較大的空曠區域內進行,并且人口稀少,地理條件相對惡劣,如荒漠求生、叢林探險、溯溪越野等。
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場地的設計也離不開路徑、邊界、區域、節點和標志物等這五個要素。路徑是指運動員從出發點到終點之間的路線。邊界是指不作為路徑的線性要素,通常由兩面的分界線組成。區域是一種二維空間的面狀要素,在山地戶外運動賽事中常指項目開展的空間。節點是指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的聯結點,往往是人員流動密集的地方。標志物是指在戶外運動賽事出現的一些標示、符號、條幅或臨時搭建物等,這些標志物往往只是起到參照物的作用。
在路徑設計方面,可以將民族村寨巧妙的設計到賽事路線中。邊界雖不屬于路徑的線性要素,但對運動競賽也起著重要作用,可以靈活的將民族文化元素遷移其中。節點是體現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場所,一般情況下節點的人流量比較大,如果在節點處設置民族特色文化宣傳板,就大大增加了觀眾或運動員的認可度。標志物也是很能體現民族特色的重要標示,可以將賽事的logo、獎牌、條幅等與當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
山地戶外運動競賽項目可分為山地運動、自然水域運動和人工建筑運動三大類,其中山地運動又可分為森林系列、巖壁系列、峽谷系列、荒野系列和洞穴系列等亞類,自然水域運動可分為劃船系列、自然水域游泳和垂釣系列等,人工建筑運動可分為水平系列運動和垂直系列運動。山地戶外運動賽事的項目設置多采用“3+X”模式。“3”是固定項目,通常包括越野跑、山地自行車、定向越野或自然水域劃船項目(雙人皮艇居多 )三個項目;“X”是根據舉辦地的地理人文特色而設置的特別項目,數量沒有限制,可以根據競賽場地的地形地貌而設置的攀巖、溜索、溯溪等,也可結合地方民俗風情而設置的背簍負重、渾水摸魚等。
總之,貴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在舉辦前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宏觀環境、資源環境、市場條件和競爭環境等因素,科學規劃,合理設計,才能從根本上推動貴州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