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店美工”課程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但以往的教學活動主要以課堂講解、學生操作的方式開展,很難使學生對工作崗位有清晰的認識,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學生核心素質培養。為了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提高教學效果,進行了相應的教學設計。文章主要從課程定位、課程總體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闡述,期望能為對正在進行課程改革的老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質;教學設計;“網店美工”;項目化教學
一、課程定位
“網店美工”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Photoshop完成網頁效果圖設計與制作,達到網頁的視覺營銷目的。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圖像處理、網頁效果圖制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專業、用心、細心、耐心的品格;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職業素養,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總體設計
1.學情分析
課程教學對象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二年級學生,學生因為有《美術基礎》和《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CS6》等前導課程的學習基礎,能熟練使用PhotoshopCS6軟件的基本工具完成相應的操作,而且有一定的審美基礎,但是對網店美工的工作內容和各種視覺圖的設計要求不太清楚,也不知道如何使用PhotoshopCS6完成具有較好視覺營銷效果的各類圖片。基于以前的教學過程分析他們還具有以下特點:雖然理論基礎薄弱,但他們動手能力較強;作為網絡原住民,樂于接受新事物,對各種信息化手段都能很快掌握;從作業的完成度來看,他們更喜歡實踐性的作業;從資源的使用情況上看,相對于文字資源,他們更喜歡視頻和游戲資源。
2.教學內容分析
該課程選用的是人民郵電出版社的《Photoshop網店美工實例教程》,該教材雖然知識點講述詳細,但較零散,未根據網店美工的實際工作內容形成體系。所以在課程設計之初,我們老師就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對于學生培養的具體需求,結合實際的工作內容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首先將課程內容重新進行整合,結合實際工作內容和需求,將相關知識點重新歸類,形成較科學的知識體系,然后將整個課程的知識體系以直觀的知識樹形圖上傳教學平臺,便于學生形成系統化知識。然后將每個教學任務的理論性知識,制作成學生比較喜歡的視頻資源,通過平臺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前完成預習。
3.教學目標
結合學情分析和教學大綱,我們分別確定了本課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知識目標為:掌握掌握Photoshop CS6的基本操作;掌握設計各種網頁效果圖的方法與技巧;了解現代設計理念和創新思想。能力目標為:能理解網店美工的工作內容和流程;能理解美工必備的職業素養;能進行圖片的相關處理;能制作網頁視覺圖;能制作店鋪首頁;能制作商品詳情頁。素質目標為:養成實事求是、嚴謹的工作態度;養成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學習的習慣;養成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4.課程設計理念
在職教改革的背景下,基于項目化教學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真實的工作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學習任務,并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充分利用超新泛雅平臺和伽卡他卡電子教室,采取翻轉課堂和分層教學的方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前將學習任務及輔助學習的微課視頻通過泛雅平臺推送給學生,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分組和二次備課,課堂上師生共同探討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并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課后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并推送拓展資源,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拓展。從而真正顛覆傳統課堂你說我聽的被動局面,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
三、教學實施
1.課前準備
老師首先在泛雅平臺上創建班級,邀請班級學生加入。在每一次上課前,老師要通過平臺發布預習資料給學生,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內容:①由真實工作內容轉化而來的學習任務。②根據完成學習任務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制作而成的視頻微課。③預習測試。老師在課前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完成以下兩項工作內容:①將全班學生按照強+中+弱的模式進行分組,并通知相應學生。②針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二次備課。
2.課堂探究
課堂探究是由學生和老師協作完成,主要包含以下幾部分內容:①針對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老師集中講解,重點強調。對于一些個性問題,可以通過小組互助或老師巡回指導給予解決。②針對學習任務,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實施的步驟和方法。③學生按確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實操練習,老師巡回指導。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組內互助和師生互助的作用。④分別通過組內評選、班級評選的方式選出優秀作品,并請學生分享設計思路。
3.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開展:①在平臺上對每個學生提交的作品進行點評,推送真實的企業工作內容讓學生嘗試完成。②推送拓展資源,主要包括相關圖書、文獻、視頻和參考網址,滿足學生學習深度和廣度的拓展需求。
四、教學效果
從課程實施后的相關反饋的信息看,該教學設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討論活躍,平臺任務完成的數量和質量都較以前有明顯提升。②學生的考試成績有顯著的進步,優秀的比例由5%提高到10%,良好的比例由50%提高到80%,不及格人數也顯著降低。③從就業部分反饋的數據來看,畢業后從事網店美工相關崗位的學生人數也有所增加。
五、結語
本次教學設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理念,將企業的真實工作內容轉化為學習任務,開展“課前準備、課中探究、課后拓展”的教學活動,從實施效果來看,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業成績,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核心素質,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郡,李梅,孫健敏.“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4):33-35.
[2]袁宏銘.基于項目教學法下中式面點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4):110.
[3]李亞文.基于《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9(8):248-250.
[4]李世滿.《新媒體運營》課程教學設計實踐與探索——以三個院子餐廳H5微頁面制作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8):115-116.
作者簡介:霍雪蓮(1981—),女,河南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