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家票
午后的陽光從寬大的窗戶投進來,為屋子里的一切鍍上了一層淡金色。
在云南移動職工書屋里,一個巨型書柜占據了一面墻的位置,書柜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書桌上,擺放著兩個牌子,牌子上寫著“閱讀,寧靜的享受”“閱讀,溫柔的力量”。
工作之余來這里看看書,累了還可以看看滇池湖畔的“睡美人”。
在這里工作,不僅“養眼”,而且還“養人”。
在云南移動總部,理發室、健身房、母嬰空間、整潔衛生的食堂,讓人耳目一新。
在理發室旁,放置著一臺身體健康體檢機,只要把雙手放置到機器的圓盤上,機器就能給出身體健康狀況的信息。
暖心、溫馨的氛圍讓人羨慕不已。
“實際上,這樣充滿人性關愛的氛圍不僅在云南移動如此,在各個地州分公司也一樣。自從2016年中國移動開展暖心工程以來,云南移動暖心工程得以快速推進,13000余名員工都感受到了這份關愛,暖心工程得到員工廣泛認可和贊譽。”云南移動工會副主席繆慶兵說。
為了讓員工真正體會到“暖心”的用意,云南移動把建“家”的決策權交給職工,真正做到了你的地盤你做主。
在家之初,云南移動通過線下走訪、線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全省員工覆蓋率達到95%以上。各級分公司工會負責人親自帶隊實地開展調研,走遍全省130個區縣,17個市,走訪了2000余名員工,深入了解了員工所思、所想、所需,為精準建家積累的第一手資料。
家底摸清后,云南移動對建設方案進行公示,員工滿意后才進行實施。
“寶貝加油站”“寶貝小課堂”“愛心媽咪小屋”“職工健身房”等暖心工程迅速啟動。從2016年啟動以來,云南移動投入了上億元資金,一個個充滿關愛的措施在各地分公司落地生根,給員工心里帶來了滿滿的感動。
中午12點,在玉溪分公司食堂,正是用餐的高峰期,5個葷菜、5個素菜,分為兩排擺放在桌子上,員工正有序地排隊用餐。
在用餐的隊伍里,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特別顯眼。
他用盤子打來飯菜后,正大口大口地吃著,看著他吃飯的樣子,就覺得特有食欲。
“這個小男孩是我們食堂的常客。”玉溪分公司工會主席蔡輝說。
這個食堂正是開展“暖心工程”后建起來的,食堂建好后,玉溪分公司為職工提供飯卡,每個月可以刷60次,早餐記一次,中餐記2次。為了照顧沒有時間看護小孩的職工,食堂還對職工家屬開放,未成年人半價。
在食堂相對安靜的區域,工會還為準媽媽們準備“孕婦餐專席”,為了增加準媽媽的營養,工會安排食堂為準媽媽加餐,在“孕婦餐專席”的桌子上放著幾張意見征詢表。
準媽媽們想吃什么菜,只要在征詢表上寫下菜名,食堂就會按她們的需求進行準備。
記者翻閱了一下征詢表,有一份2月份的征詢表顯示,當時準媽媽有5人。
她們在意見簿上建議土司要改為全麥土司,增加粗糧品種,增加小米粥、銀耳羹,把蒸蛋換成西芹炒百合,青筍炒蝦仁換成魚頭豆腐湯。
在水果類方面,她們建議取消菠蘿,改為火龍果、山竹、哈密瓜,適當提供一點堅果。
在她們的建議下面,職工食堂管理人員也給出了相應的回復,一定按照她們的要求準備水果和菜品。
在提議與回復間,公司的貼心關愛躍然紙上。
食堂有一個倉儲間,各種食材統一放置在柜子里,什么時候購置的食材都標注上日期。
在廚房操作間,放置著一個冰箱,冰箱里封存了近3天以內的菜品,方便取樣查證。
“原來沒有開辦職工食堂的時候,一到臨近下班時間,大家就討論吃飯的地方,有時為了吃一頓飯需要走很遠的路,回到公司就到上班時間了。現在有了職工食堂,下了班就直接去食堂,吃完飯還可以休息一會兒,公司還為我們購買了200個躺椅,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玉溪分公司員工丁龍開心地說。
楊莎是玉溪分公司的一名女職工,她的孩子今年3歲了,她對這樣細心的關愛深有體會。
孩子還小的時候,每天都需要哺乳,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為孩子哺乳成了一個難題。
就在她挖空心思尋找合適的地方時,工會在公司內設立了“愛心媽咪小屋”,為她和幾位媽媽提供了私密的空間。
“暖心工程實施以來,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感謝公司讓我們有了自豪的理由。”楊莎說。
在“愛心媽咪小屋”里,原來有兩個寶貝玩的玩具,放開二胎后,兩個玩具顯然不夠用了,小寶寶之間經常發生爭奪玩具的情況。
工會知道這個情況后,又購置了幾個玩具,小寶寶們再也不用為玩具爭吵了。
在“媽咪小屋”里,冰箱、微波爐等設備一應俱全,除此之外,公司還在“愛心媽咪小屋”放置兩組沙發,這些沙發拉開后,就可以變成休息的床。
很多員工打趣道:“生孩子,到移動。”言語間透露出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有的員工喜歡鍛煉,玉溪分公司還開辟了瑜伽健身房。員工鍛煉結束后,還可以到更衣室進行洗浴,然后風清氣爽地到辦公區上班。
細節之處,關愛有加。
公司工作場所屬于無煙區,有的員工有抽煙的習慣,為此,公司在二樓平臺開辟了一個吸煙區,站在這個平臺上,既可以活動一下身手,又可以躺在沙發上小憩片刻。
在辦公區域,開放式辦公環境沒有了墻壁的阻隔,顯得更加通透,同時也節省不少的空間。
在辦公區側邊,有一個茶水間,職工從辦公區過來加水非常方便。
在茶水間側面,有一個八九平米大的空間,公司在這里放置了兩個書架,架子上擺放著各類書籍。
吃過午飯后,職工可以在這里休息、看書,書架旁邊還有一個留言板,看完書后有什么感受還可以寫下來貼在留言板上。
“人生有很多遺憾的事,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是最后一次,當然也有很多的希望,因為后面還有許多事等著我們去做。”這是公司員工許艷紅在留言板上寫下的讀書心得。
在玉溪分公司,像這樣的小書屋有17處。基本上走到哪兒都可以看到書。
李武是一名年輕的大學生,2年前進入公司工作,體檢時發現患上白血病。
知道他的病情后,玉溪分公司在集團內部號召愛心捐贈,為他籌集到5萬元的愛心資金。
生活上可以對職工盡可能的關心,工作上盡量打開職工的上行通道。
為了提升職工技能,玉溪分公司創建了3個培訓教室,在其中一間培訓教室,數十名職工正在接受技術培訓。
在這間培訓教室里,僅設備就花費了數百萬元。
“這樣的培訓太好了,培訓老師手把手教我,經過這樣的實作,非常容易學會。”一名正在參加培訓的學員說。
在自己的地里種菜、澆水、除草、收獲……這不再只是網絡游戲,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在玉溪分公司正在上演。
玉溪分公司樓頂原來一直空著,公司把這塊空地開發為菜地,交給各部門員工種植蔬菜。
這段時間,菜地里長滿了綠油油的大蘿卜,到收菜的時候,各部門就把自己種的菜送到職工食堂。
食堂師傅還把每個部門交來的品種和數量一一記錄下來,到年底的時候,對種菜先進部門進行獎勵。
侯麗是玉溪分公司工會事務管理員,她說:“外面賣的菜,有很多都打了激素、農藥、催熟劑等,讓人不放心。現在我們自己可以種菜了,不僅吃得放心,而且可在空閑之余去給蔬菜澆水、施肥、除草,既緩解了工作壓力,又體驗了農家的樂趣。”
玉溪分公司開辟“開心農場”,不但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而且增強員工的責任感。
為了增強員工責任感,凡是涉及到職工自身福利的問題,玉溪分公司都通過職代會進行表決。
在此之前,玉溪分公司職代會都是臨近召開才把相關材料發放到職工手中,很多職工都還來不及看材料就到了舉手表決環節。
蔡輝認為,要讓職工的真實意愿得到體現,就得改變這樣的操作模式。
去年的職代會,其中一個議題涉及到員工的企業年金,工會提前一個星期就把相關材料發放到職工手中。
職代會當天,56個職工代表,共有46名職工參會,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征求意見,其中2票反對,5票棄權,37票同意。
今年,在涉及職級評定問題上,工會同樣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
工會的此項舉措,激發了員工爭當主人翁的責任感。
一棵蘋果樹已經結果,葫蘆藤蔓上掛著幾個小葫蘆……在江川分公司辦公樓前的空地上,員工去年種下的瓜果已經有了收獲。
這是一棟才建好的辦公樓,但已經成為員工心中的第二個“家園”。
在江川分公司辦公區,一張張開放式的辦公桌連在一起,在辦公區域外,幾個架子就把辦公區和休息區分開。
架子上,或是放上幾本書籍,或是放上幾個工藝品,簡單而富有格調。
前幾天,電力公司和煙草系統的領導到公司辦事,看到這樣的環境大為贊嘆。
他們紛紛認為:“這才是一個現代企業的應該有的樣子,設計雖然簡單,但大氣,而且節省資金。”
為了讓職工有一個舒心的用餐環境,云南移動拿出100萬資金,對這個食堂進行裝修。
這里職工食堂的桌椅和玉溪分公司的一樣,統一的顏色、統一的樣式。
在食堂外的平臺上,有一處空地,江川分公司把這里開發成花園。
江川分公司副總經理劉耘瑞還在這里栽了兩棵火龍果,現在已經發出嫩芽。
在食堂旁邊,有一個職工活動室,里面除了各種健身設施外,還有一張斯諾克球桌。
劉耘瑞說:“平時玩的人相對少一點,但一到晚上,來職工活動室鍛煉的人非常多,因為這兒有家的味道。”
在江川分公司網絡產品展示區,一名員工對其中一個機器人說:“小杜,我回家了。”話音剛落,展示區的燈就被打開了。
在這樣如“家”一般的環境中工作,員工都非常開心,除了為員工打造舒心的工作環境外,江川分公司加大了對職工幫扶力度。
李霞是江川分公司的一名員工,她的愛人生病住院,江川分公司組織為她進行募捐。公司有一名保安,家里發生火災后,員工同樣紛紛慷慨解囊。
在全力做好暖心工程的同時,公司還積極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江川發生地震,公司組織員工上街,為群眾搭建帳篷,并為他們提供充電服務。
江川分公司掛鉤蘭田村委會,這里有一個小學,公司多次組織員工對學生進行捐贈。
玉溪分公司、江川分公司只是云南移動暖心工程的一個縮影。從2016年移動云南公司開啟暖心工程以來,已建有職工小家功能區761個,實現149個市、區、縣的100%覆蓋。
心若向暖,安之若素。
在采訪期間,記者見到很多員工,他們臉上掛著笑容,幸福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