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的宗旨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實訓教學是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其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創新實訓課堂教學活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職教育;創新;高效課堂;實訓教學
作者簡介:楊吉平,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講師。(甘肅 武威 ?733000)
中圖分類號:G718.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4-0123-02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當前職業教育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是擺在每個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研究,通過中職學校工業類(電子和汽修)專業實訓課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充分發揮中職學校實驗、實訓和實習三個環節在培養學生技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實施高效課堂等展開研究。探索專業課教學的有效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以期為相關領域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鑒。
一、校企融通,創新培養模式
堅持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線,以“依托市場、瞄準產業、鎖定職業、校企共建”為建設宗旨,筆者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圍繞工業類的電子和汽修這兩個核心專業,并對甘肅省武威市職業群與崗位群展開調研,通過廣泛分析和論證,以建立和實施適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電子專業實踐了“理實一體、校企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學校、企業、學生多方受益為立足點,以校內“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為平臺,將企業技術標準與教學任務結合起來,通過仿真或企業實踐訓練,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對口就業率逐年提升。同時,汽修專業實行“工學結合、校企一體、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校內汽修廠和校外合作企業,通過典型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校中廠”這一工學結合場景中,完成教材與技能對接,培養其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二、準確定位,重構課程體系
在充分總結和利用已有教改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工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需要,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通過對崗位工作任務、崗位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分析,確立了以“厚基礎、重技能、兼拓展”為指導思想,以培育“五人”——“道德人、文化人、技能人、職業人、幸福人”為目標,以崗位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及由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和能力拓展課程組成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實現了產業進課堂、技能進教材,德育、文化、幸福人生構建全程化。并且,適時調整課程理實比例,優化課程結構,針對原來課程結構不合理的情況,減少了文化基礎課的比例,增加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的比例,使課程理實比例趨于合理。
三、更新理念,深化課堂改革
為提高專業建設與教學水平,課題組不斷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吸收各專業最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崗位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模式;推行“目標教學”,堅持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結合專業特點,把專業對準職業崗位群,不斷優化課程結構,滾動式修改和完善教學計劃;緊貼崗位,突出“仿真”教學,按照崗位需求和職業標準,設置典型任務,積極推行“理實一體,學中做,做中學”理實一體化的實訓模式;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促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服務過程對接。同時,組織核心教學團隊,開發微課程,增強了教學活動的實踐性、針對性、實效性、趣味性,真正實現了“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樂”;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形成了開放學習、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多元教學模式,以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
四、以賽促學,夯實知識技能
“普教看高考,職教看大賽”是對當前我國兩種教育模式評價方式的反映。技能大賽的成績反映了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優秀的大賽成績對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擴大學校影響力、展現學校實力,以及帶動和引領學生參與技能訓練興趣,都有促進和推動作用。參賽學生在各類大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能夠激發其他學生參與競賽、學習技能的熱情。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有力地促進了學風建設,促進了教學活動,并在學生中掀起了一股崇尚知識、崇尚技能的熱潮,使優秀學生脫穎而出。競賽導向使教學內容更加實用,同時檢驗了實訓課堂的教學成果,真正起到了以賽促練、以賽促教的作用。
五、多措并舉,創新評價模式
為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學校依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建立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多元評價體系,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功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發展動力,促使學生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學校建立了以能力為核心、以貢獻為導向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制訂了《創設高效實訓課堂教學模式評價方案》,創新點主要有:以學生、家長、社會滿意作為評價標準,形成了由校、企、行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評價模式。以技能考核學生的學習,以行為考核學生的品質,突出綜合職業素養考核,按照企業用人標準,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日常行為進行即時測評,并以家長、企業、社會滿意作為評價標準,突出綜合職業素養考核,形成了以能力為核心、以貢獻為導向,以及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評價模式。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企業評價等多主體、全方位的評價方式,讓結果更加客觀公正。多元化評價模式的形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養。
六、提升條件,保證培養質量
為改進和加強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工業類專業的校內實訓,以及提高整體辦學質量、效益和水平,學校完善了辦學基礎設施,根據專業發展的需要,增加實訓場所、實訓設備的投入,搞好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學生技能訓練,將學生的實訓、見習和實習真正落到實處。例如,我校對汽修專業實訓基地進行了重新規劃,采用分層布置、分塊布局、分室管理的方式,將汽修專業的多個項目分室布置后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訓室與教師辦公室相通,但又用玻璃做隔斷,既給教師提供了安靜干凈的辦公環境,又能使教師隨時監督學生的實習情況。每個項目的實訓室內都配置了白板、投影及學生用課桌椅,實訓室既可當普通的教室,又可用于實訓活動,使得教學中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諸如機械結構、技術手法、檢測方法、裝配要領等變得簡單明了,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枯燥、呆板而令學生昏昏欲睡的現象。自從汽修實訓室改造以來,汽修專業的學生學習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大部分學生變得積極主動,并且營造出爭著學、搶著干的氛圍。
七、社團活動,培養一專多能
為加大學生實習實訓量,利用晚自習開展實驗實訓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一專多能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將晚自習改為專業課教師指導下的實習實訓和社團活動,這樣既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有益補充。
實踐證明,優越的實驗實訓條件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基礎,出眾的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保障,實訓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捷徑,創新的晚自習實訓和社團活動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有益補充,科學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催化劑。實訓課教改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更新教育理念、改善實訓條件、進行多元評價、多措并舉,才能培養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凌.優化電子實訓課堂教學的探索[J].電子世界,2017,(5):16-17.
[2] 何銀平.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3):171.
責任編輯 ?易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