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瑛楠 蘭海龍 張媛媛
【摘要】心理委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委員的專業素質發展不僅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力量,同時也有助于高校心理危機干預與預防的體系建設。采用問卷法,通過調查不同群體對心理委員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提出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 心理委員 專業素質 培養方案
近年來,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如體制機制、人員配置、師資隊伍建設等。面對上述困境,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心理委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高校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有益的補充。但心理委員自身的培養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本文試圖結合高校心理委員的培養現狀,通過實證調查獲得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的培養方案。
一、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的調查研究
1.研究工具
本文在結合相關文獻、聯系高校心理委員培養實際并經過專家訪談之后,初步編制《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內容的調查問卷》。問卷共25題,包括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能、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術、個性品質四個維度,問卷采用五點計分方法。
2.研究對象
本文將調查對象分為四類,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兼職教師;二是從事其他學生工作的教師;三是心理委員;四是非心理委員的在校大學生。在某高校隨機發放問卷384份,有效問卷362份。
3.數據分析
運用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簡單的統計分析。
4.研究結果
(1)心理委員培訓內容的認可度結果分析
調查各群體對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具體內容都持認可態度。同時,認為這25項培訓內容“非常符合”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內容的比例達95.3%。
(2)心理委員培訓內容的重要程度結果分析
按重要程度排列,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中首先是個性品質(96.4%),然后是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93.5%)、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能(93.2%)及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術(93.0%)。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心理咨詢基本技能及心理咨詢方法技術三個方面重要程度基本一致。
在心理委員培訓的個性品質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真誠守信(95.8%)、樂于助人(91.4%)、認真負責(90.2%)。這與以往研究結果種提出心理委員應具備的個性品質相吻合。
在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心理學基礎知識(93.6%)、人格心理學(92.5%)、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89.1%)。說明掌握基礎的心理學理論知識是心理委員開展工作的基本理論要求。但調查群體認為掌握心理測量相關知識的重要程度較低。
在心理咨詢基本技能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一般心理問題的處理(92.7%)、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87.9%)、心理危機干預(82.4%)。在心理咨詢方法技術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傾聽(96%)、共情(91.8%)、提問(88.9%)。說明學會識別同學存在哪些心理問題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處理、學會傾聽是心理委員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與技術。
(3)心理委員培訓內容的群體差異分析
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講,他們認為良好的個性品質是心理委員培訓中最重要的內容。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及學生工作者來講,則認為“發現身邊同學屬于哪種心理問題”或者“出現心理危機”是心理委員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對于心理委員自身來講,他們認為“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發現身邊同學屬于哪種心理問題”應是心理委員培訓的重點。
二、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制定建議
1.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的內容
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的內容可分為個性品質、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心理咨詢基本技能及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術四大類。
第一,在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的內容方面,首先應當特別重視心理委員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與塑造。尤其注意培養心理委員真誠守信、樂于助人、認真負責等個性品質,并采用多種訓練方法讓其認識到個性品質的重要性并加強這些心理品質的塑造。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心理咨詢基本技能及心理咨詢方法技術三者要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有所偏頗,并將三個部分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第二,在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方面,要特別注重講授人格心理學及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方面知識,但是不必過多地介紹心理測量知識,只要介紹大學生常用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即可。在心理咨詢基本技能的培訓方面,重點放在一般心理問題的處理與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兩大方面,以便心理委員能夠準確地鑒別同學存在的心理困惑屬于哪種類型,并采用適當方法加以處理。在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術方面,尤其注重在傾聽、共情等技術的實操練習。
第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教師和心理委員都認為“發現身邊同學屬于哪種心理問題”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非心理委員同學卻認為這項內容不太重要。這需要在培訓過程中告知心理委員,日后開展工作中要注意引導同學們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
2.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的形式
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采用課堂講授進行系統學習;個性品質部分主要采用分組討論和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通過分組討論理解個性品質在心理委員工作開展中的作用,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提升在個性品質方面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能主要通過模擬實踐、觀看視頻和專題討論的方式加以掌握與運用;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術主要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進行實操練習,從而更好地理解基本方法與技術。
3.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的其他設置
第一,培訓教室的設置。在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的設計過程中,會涉及到為心理委員提供視頻、音頻、圖片等信息,因此需要在配有電腦和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室中進行。另外,由于有分組討論和情景模擬等教學形式,因此建議教室桌椅為可活動桌椅,保證培訓效果。同時,在心理委員培訓的方案中會涉及到心理咨詢技能與技術的實操練習,因此可借助學校團體心理輔導室、沙盤游戲室、音樂放松室、個體心理咨詢室、宣泄室等專用場地,豐富培訓形式。
第二,培訓學時的設置。由于心理委員的培訓是一個系統完整的整體,因此,在培訓學時方面要注重長期連貫性。建議每周一課時,一次一個半小時,至少連續12周,共計24學時,系統性地完成全部學習內容。
第三,培訓教材的設置。從目前心理委員培訓的具體內容來看,大都是結合各方研究成果而制定的,沒有一本現成的教材可以使用,這需要教師每次結合教授主題,自行編寫講稿以便授課使用。此外,還需要心理委員課后閱讀大量文獻,這需要教師準備閱讀書目、原版書籍或共享資源等。
第四,培訓器具的設置。在心理委員培訓過程中,還涉及到會應用相關的器材設備,比如團體心理輔導中七巧板項目,需要制作七巧板的板塊;沙盤體驗中,需要可攜帶的沙箱;分組討論中,需要白板、彩紙、剪刀等材料等。
第五,其他注意事項。首先,心理委員專業素質的培訓是以心理委員為主體,因此要激發心理委員自身的主動性與參與性,鼓勵他們多分享多提問。其次,心理委員的培訓要有系統性與完整性,因此要告知心理委員要完整連續地參加每一次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收獲。第三,雖然目前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在培訓內容、形式、學時、設置等方面都進行了固定安排,但面臨特殊情況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最后,培訓實施完畢后,建議對培訓效果進行主客觀效果評估;或者培訓開始前建立實驗組對照組,評估培訓效果,以便不斷改進培訓方案。
參考文獻:
[1]王文鑫,李淑娜.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西部素質教育,2018,(24):82.
[2]劉紅艷.高校心理委員工作現狀思考及對策探討.赤峰學院學報,2015,(24):88.
[3]郭松齡.“互聯網+”時代高校心理委員培養機制探究.科教文匯,2018,(08):166.
[4]岳明蕾.高校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建設中的問題與思考.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01):17.
[5]董陽.高校班級心理委員的培養現狀與探索——以陜西科技大學為例.課程教育研究,2018,(41):29.
[6]廖友國,朱金紅,吳真真.高校心理委員勝任力現狀——以福建省6所本科高校為例.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10):20.
[7]韓煦.以心理委員制度為代表的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發展與反思.思想理論教育,2012,(11):66.
[8]鄧金萍.高校心理委員共情團體輔導干預研究.云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05).
[9]李燦.高校新生班級心理委員培訓體系實效研究.南方論刊,2014,(12):71.
[10]馮桂梅,王曉英.心理劇教學法在高校心理委員培訓中的應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2):113.
[11]陳瑜,桑志芹.高校心理委員專業能力培訓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2019,(01):1.
基金項目:大連工業大學2018年教學成果獎培育立項課題《高校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培養方案及隊伍規范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階段成果;2018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及建設策略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QGJY20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