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潘靜紅 謝艷泉



南寧市第一幼兒園園長李莉萍在學前教育戰線奮斗了三十三年,是青秀區學前教育發展的“見證者”。“近年來,青秀區的學前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鄉鎮的幼兒園,不僅辦園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辦園質量也提升了!”李莉萍贊嘆道。
李莉萍的贊嘆并非溢美之詞,而是廣大群眾有目共睹的事實。從2016年成為我區首批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以來,青秀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致力于打造學前教育“升級版”,全力推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
建好每一所幼兒園
如果李莉萍所言還較為概括,那么青秀區伶俐鎮中心幼兒園教師覃麗的感受就更為具體。2007年,覃麗開始從事學前教育工作,那時的幼兒園“相當于托兒所”,雖然“戶外有一些簡單的器械,但因為擔心出意外,所以都不敢給孩子出去玩”。十二年來,青秀區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覃麗當時遇到的問題如今已得到解決。
“現在,不管你去到哪一所幼兒園,都能看到先進的玩具、器械,而且都被充分利用了起來。幼兒園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隨之改變。我現在才真正明白,原來好的學前教育是以玩為主的,而且能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全面發展。”覃麗對記者說。
建好每一所幼兒園,讓每一個幼兒都能享受家門口的優質學前教育,是青秀區黨委、政府對群眾做出的承諾。近年來,為了確保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創建工作順利推進,青秀區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教育局局長為副組長及相關部門領導為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先后5次召開青秀區學前教育發展實驗區工作布置會、階段總結會和推進會,對具體工作進行系統部署,并陸續出臺《南寧市青秀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工作實施方案》《南寧市青秀區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質量提升方案》等文件,為推進學前教育改革工作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青秀區制定相應的政策,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隨著推進力度不斷加大,青秀區學前教育資源得到優化整合,實現了良性發展。
青秀區不斷創新辦園機制,積極擴大學前教育資源,2016—2018年先后投入約1 500萬元將林里橋中段幼兒園、吉祥路幼兒園、南寧市第四幼兒園雍景灣分園等小區配套幼兒園改為公辦園;投入1 000多萬元建成了南陽鎮中心幼兒園和伶俐鎮中心幼兒園;投入2 350多萬元,對城區直屬的6所幼兒園進行改擴建、購置玩教具,高標準配備教學設備;投入近300萬元并列入城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如今有城區級普惠性幼兒園47所,促進區域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一系列投入極大改善了鄉鎮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有效緩解了公辦園“入園難”的問題。
“城區政府很重視幼兒園的建設,為我園建設了繪本館。有繪本館之后,幼兒們的閱讀活動就更加豐富了,我們可以利用繪本館開展講故事比賽、兒歌誦讀比賽,非常受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樊彥宏說。近年來,青秀區投入80多萬元,為15所幼兒園建設了繪本館。
“園所條件越來越好,外觀很漂亮、很氣派,像一座城堡,而且有很多現代化的教具。雖然是鄉鎮幼兒園,但是孩子在這里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家門口就能上這么好的幼兒園,我們很高興!”青秀區伶俐鎮中心幼兒園家長林進芳對記者說。
打造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
優質的教師隊伍,是確保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青秀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教育發展的重要位置,年均投入35萬元對學前教育教師進行培訓,已累計培訓幼兒園教師8 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學前教師的專業水平。
“走出去”,是青秀區落實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一步。青秀區教育局主管領導表示,教師培養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讓教師走出去開拓眼界、學習先進經驗,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據統計,青秀區于2017年6月組織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60多人赴江蘇鎮江參加“2017中國教育年會”,9月組織50多人到重慶參加“普惠幼兒園特色活動體驗式高級研修班”學習,同月又組織100多所幼兒園的保育員、后勤人員在廣西醫科大學參加“幼兒園后勤保育工作質量提升高級研修班”培訓,2018年11月組織29所龍頭幼兒園園長到北京跟班學習“兩尋找三研究”(即尋找身邊好玩具、尋找身邊好童書、研究玩具和童書、研究兒童、研究教學策略)做法。
“到教育發達省市去,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如何落地的,當地的教師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這些給我們的觸動極大。”青秀區伶俐鎮中心幼兒園園長黃麗梅說。在擔任園長之前,黃麗梅有13年的小學任教經歷,可以說“對幼兒教育的發展狀況完全不了解”,但經過多次外出學習之后,她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如今已能勝任園長一職了。
在組織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青秀區將專家教授“請進來”。2016—2018年,青秀區先后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洪成文、劉焱,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吳遵民、李季湄,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袁愛玲,臺灣愛彌爾幼教集團教授高秀華等10多位專家,到城區為130多所幼兒園做專題講座,有效提高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
青秀區通過開展“1+N幫扶結對子”、跨園幫扶、專家點評與交流等方式,組織29所龍頭園骨干教師到普惠園開展推門帶教活動,利用“青秀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大講堂”平臺,邀請轄區內特級教師、名園長、骨干教師開展“周周講、半月談”活動。同時,青秀區還積極探索“五位一體”的城區教研模式(“五位”即城區幼教研討會、特級教師工作坊、導師工作室、龍頭園+幫扶園跨園教研、城區各種專題比賽),創設了良好的教研環境。
目前,青秀區已成立全國民族地區學前教研工作坊3個、自治區特級教師工作坊2個、南寧市特級教師工作室3個,這些工作坊(室)如今已成為青秀區名師的“孵化地”。南寧市林里橋中段幼兒園園長劉杰就成立了特級教師工作室,平時除了組織成員進行常規學習,還定期開展跨園式研討、觀摩活動,并帶領團隊到崇左市大新縣、青秀區南陽鎮等地幫扶支教,讓成員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
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青秀區培養出一支優質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廖丹萍就是青秀區學前教育優秀教研員,自參加學前教育工作以來,她在城區的培養下不斷成長,成為自治區級優秀幼兒教師,今年還獲評為廣西教學名師。近年來,青秀區在學前教育領域共培養出特級教師8名、南寧市骨干教師32名、南寧市學科帶頭人10名,幼兒園教師在各類比賽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獲市級以上業務獎勵273項、市級以上論文獎勵618項,其他市級以上榮譽143項。
青秀區劉圩鎮中心幼兒園教師黃志靈過去對家園合作的認知不足,今年暑假,她參加了青秀區教育局組織的家庭教育專題培訓。“這次培訓后,我重新認識了家庭教育,學到了許多新理念,對我進一步做好家園共育工作有極大幫助。”黃志靈說。
以集團之力謀發展
青秀區伶俐鎮中心幼兒園并非個例,自2016年啟動實驗區建設工作以來,青秀區有一大批幼兒園從小學附屬幼兒園中獨立出來,同時還新建了一批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條件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基礎較差、底子較薄、辦園積淀不夠,加上師資分布不均衡,這些園所的保教水平都較為落后,普遍面臨“提質”難題。“如果辦園質量跟不上,要想學前教育優質發展,仍舊是一句空話。”青秀區教育局主管領導表示。
2018年2月,青秀區伶俐鎮中心幼兒園作為一所獨立幼兒園正式開園了。此前,其只是一所小學的附屬園,辦學條件相對較差,而且“小學化”問題比較突出。如今成為獨立園之后,如何謀求新的發展,就成了該園面臨的新課題。“單靠園所本身的力量,要想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快發展,這是很困難的。”該園園長黃麗梅坦言。
為了扭轉上述狀況,青秀區教育局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全面振興教育的決定》《南寧市青秀區集團化龍頭園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決定啟動學前教育集團化工作,遴選了廣西實驗幼兒園等29所自治區、南寧市示范性幼兒園作為龍頭園,與青秀區紅黃藍幼兒園等96所薄弱園建立結對幫扶關系,通過“1+3或4”的模式對薄弱園進行全面幫扶,積極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的學前教育集團化發展格局。
青秀區要求,龍頭園應在幼兒園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園本特色活動研發、幼兒園一日活動開展等方面,對薄弱園進行常態化、系統化、規范化的跟蹤幫扶,龍頭園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幫扶園,現場“把脈診斷”,現場開展示范課活動,切實給薄弱園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
與此同時,青秀區在全城區范圍內落實“龍頭園+幫扶園跨園教研”活動。以龍頭園為“領頭羊”,定期在集團內部開展集體教研、送教到園及各類教學比賽等,營造全員參與、民主和諧的教研氛圍,并組織龍頭園的骨干教師與幫扶園的教師結成幫扶對子,安排幫扶園園長、教師到龍頭園進行跟崗學習。
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劉立喬,2016年剛入職時,便到龍頭園南寧市第四幼兒園跟崗學習。一個星期的跟崗學習,讓這個新入職的教師對一日活動模式、幼兒活動開展等有了全面的了解,熟悉了幼兒園班主任的各項工作。“我覺得這樣的學習非常實用,不僅能現場感受,還有‘師傅手把手指導,讓我成長很快。2018年9月,我還被評為南寧市青秀區優秀班主任呢。”劉立喬說。
為了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的效益,青秀區還將部分權力下放到幼兒園,給各學前教育集團較大的辦學自主權。除了在必要的政策、資金以及專家資源等方面予以支持,集團的組織形式及內部的具體管理、各項活動的開展,均由各集團自主決定。各幼兒園根據自身情況,研發獨具特色的活動,建設幼兒園特色文化,辦園質量進一步提升。
南寧市第四幼兒園集團在對幫扶園進行幫扶之前,就已制定了相應的幫扶計劃,探索出班級一對一幫扶、駐園幫扶指導、團隊幫扶指導、跨園引領幫扶等幫扶模式,將幫扶工作細化到班級、個人,充分發揮了集團化的效應。
隨著實驗區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青秀區學前教育上了一個新臺階,2017年11月自治區教育廳對全區的創建工作進行了中期評估檢查,青秀區的工作獲得了檢查組的充分肯定和好評。近年來,青秀區每年新增1—2所市級或區級示范園,截止2018年10月,青秀區已有自治區、南寧市兩級示范園23所、南寧市示范園14所,數量居我區之首。
“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品質,促進學前教育內涵式發展,打造更多群眾家門口的優質幼兒園!”青秀區教育主管領導表示。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