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晶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 750021)
抗菌類西藥是一類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處方類藥物,該類藥物具有成本低廉,抗菌效果較好的優點。但是,在臨床應用中,常常出現抗菌類西藥被濫用的問題,藥物的用藥方法、用藥劑量都缺乏科學依據,這不僅影響了抗菌類西藥的抗菌效果,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數量,損害著患者的身體健康。抗菌類西藥被濫用也體現出許多醫師對藥物藥理藥性的掌握水平不高,嚴重降低了醫院的醫療水平,損害著醫院的整體形象;另外,也容易在工作中出現醫療糾紛,造成較大的醫患問題。本次研究就是為了找出確保抗菌類西藥用藥合理性,以及提高醫師對抗菌類西藥藥理藥性掌握水平的有效措施,研究在臨床治療中加入對患者處方的點評活動后,對抗菌類西藥藥效的保障作用,詳細報告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進行,研究中有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觀察組39 例患者的治療工作中開展了對患者處方的點評活動,而對照組37 例患者不參與處方點評活動。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為找到有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的相關因素,一般資料的對比數據沒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臨床資料的對比結果有醫學研究的參考價值。
1.2 點評方法 在兩組患者的治療工作中,醫師均為患者開出了相應的處方,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在藥師指導下對觀察組患者的處方進行處方點評,而對照組不參與處方點評,具體點評方法如下:①開展處方點評活動前,臨床醫師和藥師均需接受相同的抗菌類西藥培訓課程,通過培訓提高醫師、藥師對抗菌類西藥藥理藥性、配伍禁忌、用藥方法等知識的掌握水平,為抗菌類西藥的臨床應用打下良好基礎,確保用藥安全性。②在完成細菌感染的診斷工作后,醫師要對所開具的抗菌類西藥進行藥敏試驗,確定患者對該藥物無過敏反應后,將該處方交給負責處方點評的藥師進行審閱,確保處方中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③藥師在進行處方點評時,應該將處方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詳細記錄,寫出不合理的具體原因,例如劑量超標、存在配伍禁忌等問題,再根據存在額問題提出更加合理的處方調整建議。④醫師受到藥師的處方調整檢疫后,應該立刻對原本的處方進行調整,確保用藥的合理性,提高抗菌類西藥的抗菌效果。⑤在患者用藥階段,護理人員要配合醫師完成對患者用藥時的監督工作,確保患者遵照醫師囑咐用藥,如果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必須停止用藥,根據患者的不良反應原因,對處方進行調整,避免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患者用藥應該在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進行,確保藥物用量用法具備科學依據,這樣不僅可以保障更好的治療效果,也能保證良好的用藥安全性。
2.1 兩組醫師用藥水平的對比 研究中統計了兩組醫師用藥知識的相關評分,評價兩組醫師開具的處方是否對癥用藥、用量用法是否具備科學依據,藥物配伍是否合理,以及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通過對比發現,接受處方點評的觀察組醫師用藥水平更高,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醫師,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1。

?
2.2 兩組抗菌類西藥的臨床應用效果以及用藥安全性對比 經對比,觀察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的例數較少,抗菌的有效率高達94.87%,用藥存在不合理的問題僅出現2 例,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相對比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2。

?
抗菌類西藥是一種治療感染癥狀的重要藥物,但是抗菌類藥物不能合理使用,就會讓患者出現諸多不良反應,不僅影響著抗菌效果,也給患者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為了確保抗菌類西藥的用藥合理性,提高用藥安全性,我院開展了一項處方點評活動,通過藥師的指導,對醫師出具的處方進行點評,針對處方中存在不合理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修改建議,可以有效提高處方的合理性。
通過本次臨床研究,觀察了處方點評在臨床應用中取得的實際效果,在兩組患者用藥效果等指標的對比中,驗證了處方點評對醫師用藥水平的提升確實有促進作用,經過處方點評,醫師對抗菌類西藥的藥理藥性、用藥方法等知識得到了更好的掌握,有效提高了對患者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