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霞
(紹興市中心醫院醫共體錢清分院婦產科 浙江紹興 312025)
HELLP 綜合征為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常見并發癥,以肝功能指標增高、血小板異常減少作為主要表現,易對患者健康造成影響,而早期診斷、并且進行干預,能改善母嬰預后[1]。因此,本次研究選取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HELLP 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見下文。
1.1 資料 選取對象為醫院收治的200 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HELLP 綜合征患者,患者收取時間在2016年度-2019年度。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臨床癥狀標準,②均為單胎。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②凝血系統功能障礙。觀察組(100 例):年齡20 歲~35歲內,平均為(27.01±1.25)歲。對照組(100 例):年齡 21 歲 ~35 歲內,平均為(27.15±1.26)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表示。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入院后進行終止妊娠,擴充血容量、鎮靜治療,早期給予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從而加速其肺成熟,預防并發癥發生,新生兒出生后迅速轉入ICU 病房實施治療,若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給予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2]。
1.3 觀察指標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主要指標包括凝血功能異常、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力衰竭率、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窒息率等。
1.4 統計學處理 實施SPSS26.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結果和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進行檢驗,用T 值檢驗;計數資料檢驗,用卡方值檢驗,若2 組間差異存在意義,使用P<0.05 表示,具有差異。
2.1 對比患者并發癥 觀察組凝血功能異常23.00%、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6.00%、心力衰竭率 3.00%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
2.2 對比新生兒并發癥 觀察組呼吸窘迫綜合征9.00%、新生兒窒息率 6.00%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據相關研究顯示,HELLP 綜合征是發生于重度子癇前期、子癇的并發癥,易對胎兒、患者健康造成影響,該疾病發病十分復雜,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一般是由于孕婦在妊娠期間自身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從而導致的,若未及時進行控制,易導致人體臟器器官組織發生缺血、缺氧等癥狀,引起功能障礙[3]。

?
由于HELLP 綜合征是發病于妊娠期間的并發癥,病情呈現進行性進展狀態,因此對妊娠實施終止處理,能對疾病誘因進行消除,從而預防疾病進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4]。醫學研究顯示,該類患者宮內環境顯著低于正常人群,并且對患者孕周進行延長處理,也無法使圍生兒病死率降低,因此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考慮早產因素。在確診HELLP 綜合征后,應在48 小時內終止其妊娠,若患者具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情況應立即終止妊娠,預防對母嬰預后造成不良影響,能顯著降低患者、新生兒并發癥[5]。部分學者指出,若患者孕周低于34 周,病情穩定,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實施保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胎兒情況密切觀察,并處理妊娠期高血壓并發癥,但是在保守治療過程中,易導致多種并發癥發生,應對觀察時間合理控制[6]。經研究表明,觀察組凝血功能異常23.00%、彌散性血管內凝血6.00%、心力衰竭率3.00%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呼吸窘迫綜合征9.00%、新生兒窒息率 6.00%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HELLP 綜合征患者在確診后48 小時內進行終止妊娠,能顯著改善母嬰預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