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若瑜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企業納稅籌劃的意義進行闡述,從政策風險、執法風險、主觀風險三個方面,對企業納稅籌劃的常見風險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加強企業納稅籌劃的常見風險問題規避對策。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常見風險問題;規避對策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全面推進實體經濟快速發展,旨在穩定市場發展的同時,夯實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以此頒布了一系列稅收政策,實質在于緩解企業自身稅收壓力,讓其獲取理想的效益。在這些稅收政策頒布以后,使得企業納稅籌劃范疇得到了擴充。在當前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得到長效發展,需要結合稅收政策改革要求,落實好納稅籌劃工作,在減少企業自身稅負的基礎上,增加企業自身效益。
一、企業納稅籌劃的意義
納稅籌劃主要指納稅人根據經濟活動對現有法律政策進行分析和規劃,并在法律政策許可的條件下,采取納稅人權限、國家相關政策等,通過理財、運營、管理等方式緩解自身稅務壓力,同時對實際情況提出納稅籌劃對策的一種方式。由此可知,納稅籌劃需要在國家法律需求的情況下,通過納稅活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企業實施經濟活動以前,根據現有稅法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改進和完善。并且,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意義在于減少企業納稅負擔,讓其獲取理想的效益,從而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二、企業納稅籌劃的常見風險問題
(一)政策風險
納稅籌劃要求在不違規國家相關法律標準的情況下,為了給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而實施一種節稅活動。但是在此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風險因素。例如,國家提供的相關法律標準或者稅法法律應用缺少合理性,導致納稅籌劃結果出現偏差,引發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以政策風險為主。在政策風險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個是政策選擇性風險,另一個是政策變化風險。其中,政策選擇性風險在于企業在設定納稅籌劃戰略過程中,和國家對應的法律標準相背離,進而給企業納稅籌劃帶來影響,影響企業自身利益。政策變化風險則是指政府部門不再執行之前的政策標準,而是根據市場發展設定新的戰略,在這種情況下,使得之前納稅籌劃方案無法滿足新政策要求,因為新政策執行時間相對短暫,或者更改幅度大,給企業納稅籌劃增添了難度。
(二)執法風險
在政府部門中,納稅形成所執行的相關法律標準,將會存在一定失誤,使得納稅籌劃面臨失敗。導致執法風險出現的因素種類繁多。例如,現階段稅收法律標準對實際稅收工作預留了一定彈性空間,稅務部門在要求期限內具有自主決策權益,這些問題的產生將會導致納稅籌劃風險出現。再如,相關人員素養有待提升,執法工作人員在執法理念上存在偏差,再加上稅務部門缺少專業的執法管理機構,因此在監管上存在諸多不足,執法標準沒有全面公布,使得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出現。
(三)主管主觀
納稅人在主觀意識上對相關政策認識不全面,從納稅籌劃角度來看,稅務理解作為納稅主觀評斷的核心,因此主觀意識上的納稅籌劃也會影響納稅籌劃最終結果。從整體角度來說,假設納稅人員只是素養有待提升,對財務、管理、政策等認識不全面,將會造成納稅籌劃結果缺少完善性,加劇納稅風險的出現。根據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進行納稅籌劃,可以保證納稅籌劃方案的可行性。但是依舊存在諸多企業納稅籌劃人員不具備較強的主觀意識,給納稅籌劃風險出現營造了條件。
三、加強企業納稅籌劃的常見風險問題的規避對策
A企業為某技術企業,成立于2011年,該企業經營范圍包含了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隨著企業發展逐漸穩定,其研發產品遍布全國,并且和我國多家企業建立良好的業務往來關系,有著完備的技術、銷售、研發等產業鏈接。隨著新稅務體系改革不斷深入,給企業稅務、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影響,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將會引發稅務風險,影響企業長遠發展。因此,該企業通過結合當前稅務改革政策,加大稅務風險探究力度,結合探究結果,科學設定稅收籌劃方案,給企業整體稅務水平提升提供了條件,具體對策如下:
(一)掌握國家相關政策
在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環境發生較大改變,政府部門也結合時代發展進行了政策上的修改,在此過程中,企業納稅籌劃需要結合國家發展步伐,借助國家頒布的新稅收政策,對納稅籌劃方案適當的修改,保證制定的納稅籌劃方案滿足國家稅務法律要求,不可存在偷稅、漏稅等現象。鑒于國家政策的不斷改變,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經無法迎合當前企業運營發展需求,不但會給企業稅負目標實現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出現稅負不降反增的現象。因此,A企業為了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在內部開展了精細化管理工作,并促進各個部門的交流,實現日常運營活動的科學把控,合理建設完善的財稅監管機制,從細節入手,實現納稅籌劃。并且,需要納稅人員時刻注重國家政策改變,并做好準備工作,防止由于政策改變因素,使得納稅籌劃風險出現,引導企業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二)實現預見性納稅籌劃
要想保證企業納稅籌劃效率和水平,要求企業結合市場經濟發展情況,根據自身運營狀況及管理標準,在市場環境改變以前適當進行評判和預測,并做好數據整合工作,適當的改進和完善納稅籌劃方案,保證納稅籌劃方案的可行性和與實施。企業需要加強“成本-效益”分析管理,事前設定諸多預備納稅籌劃方案,保證方案的具體性和精細性,其中包含了企業所有預期成本和預期收益,并對其加以對比分析,從中選擇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在實際過程中,即便納稅籌劃方案具備理論依據,但是在實際中也會出現諸多不適應性,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因素在于沒有結合“成本-效益”要求。因此,A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在關注短期效益的同時,也把重心放置在長期發展上。在“成本-效益”分析過程中,應該結合企業當前所處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評斷方案在企業經濟發展中實施效果。合理、完善的納稅籌劃方案,不但可以保證納稅成本的最少性,同時也能讓企業獲取最大的效益。反之,則表示不滿足企業標準。
(三)實現納稅籌劃風險的分散
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所以大部分企業要想全面增強自身競爭實力,需要采用擴充運營規模的方式,在此過程中,需要提升企業在日常運營和稅收之間的聯系,也會存在諸多稅基問題,某種稅基的減少將會導致低他稅基的提高,或者某個階段內需要繳納對應稅款,不同納稅時期交稅量也會不同。這些都是納稅籌劃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A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過程中,不可注重個別稅種籌劃,而是需要從宏觀角度入手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納稅籌劃是否合理,核心要素在于風險管控。在此過程中,需要注重稅收法律改變、企業內部及外部環境帶來的影響,及時修改納稅籌劃方案,保證可以在短時間內結合外部風險環境適當修改,從而達到減少納稅籌劃風險的目的。
(四)加強相關人員專業培訓
納稅人主觀意識將會給納稅籌劃結果帶來直接影響。因此,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大部分納稅籌劃工作人員往往會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進行決策,而在制定決策過程中,將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從而加劇納稅籌劃風險的出現。在此過程中,A企業需要根據納稅籌劃人員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納稅籌劃方案加以總結分析,在法律標準需求的情況下科學設定納稅籌劃方案。并且,不但需要相關人員落實好本職工作,同時還要對稅收、會計等知識有所了解,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活動,科學設定培訓計劃以及考核體系,讓培訓結果和職工薪酬相連接,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讓其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工作習慣。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籌劃人員交流能力培訓工作,提升其團隊合作意識,掌握內部及外部信息,評斷納稅籌劃可行性,減少納稅籌劃風險的出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環境下,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企業怎樣才能科學編制納稅籌劃方案,已經成企業當前重點關注的內容。要想保證納稅籌劃方案的合理性,需要明確各種納稅籌劃風險因素,并結合企業納稅籌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科學設定籌劃戰略,保證納稅籌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納稅籌劃方案更好的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博洋.納稅籌劃中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J].中國市場,2019 (09):138+146.
[2]劉鈳.企業納稅籌劃中的風險問題探究[J].納稅,2019,13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