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月
摘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固定資產管理等具體管理活動在開展上也需要不斷調整與優化。通過對部分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一些較為顯著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依然存在,固定資產管理的進程較為緩慢,部分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開展中也陷入到了較為被動的狀態之中。本文將對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就其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深化改革;國有企業;固定資產
國有企業雖然在較為積極的進行固定資產管理,但一些較為顯著的管理問題依然存在,想要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取得突破也會變得十分困難。大多數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上較為茫然,鑒于此,探尋出其更好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持續經營發展中不得不進行的一項管理活動,國有企業亦是如此,且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總量巨大,很多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規模正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之中,固定資產管理也變得尤為重要[1]。近幾年,固定資產管理理論越發成熟,一些較為新穎的管理策略也不斷出現,這些都為國有企業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創新提供了有效幫助。但也需要清醒的看到,一些顯著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依然存在,大多數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力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新時期,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勢在必行,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如何更為高效的進行固定資產管理也是其在持續經營發展中需要認真思考的現實性問題。
二、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運轉中的基本特征,理論上來看,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在內的多種管理活動在開展上也應當得到制度的有效指導與規范[2]。但大多數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相應制度處于不完善的狀態之中也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活動在開展上無法得到有效指導與規范。部分國有企業內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行政化管理色彩,固定資產管理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既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本身的科學性也相對較低,其更加無法較好指導各個層面與各個時期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開展。母子公司的資產轉移使用沒有明確規范的制度,母公司用完的資產直接轉移到子公司使用,中間環節缺乏相應的管理。由于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一個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環境很難形成,從整體上來看,固定資產管理的偶發性、盲目性特征都十分顯著,這勢必會在拖慢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同時,影響到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置狀況較差
大多數國有企業閑置與不良資產的處置狀況并不良好。一方面,很多國有企業更多的將目光放在了固定資產保值與增值的管理層面上,閑置與不良資產的核算、統計相關工作的開展并未得到足夠關注。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大多缺乏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置的經驗,簡單的資產統計也被看作是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置的基本手段。這一問題持續存在下,閑置與不良資產規模在不斷提升,而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置的難度、壓力等也會不斷提升,這很容易導致固定資產管理陷入積重難返的境地之中。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結構會變得極不合理,固定資產管理目標也無法較好達成。此外,以我國某國有企業為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一部分原因是信息水平低下,公司內部沒有一個集團化的erp系統;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都是運行各自獨立的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在處理早期資產報廢時,無法查到資產相關信息,另外報廢資產處置也成了一大阻礙,賬面處置了實物沒有進行處置,導致大量的報廢資產堆積,占用了很多庫存,一方面也加大了租金的支出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化低下也導致了很多賬外資產無法管理到位。
(三)固定資產管理缺乏評價與監督
當前,很多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評價與監督機制處于缺位狀態之中,這也是其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開展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由于無法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科學評價,國有企業很難對固定資產管理狀況,方式方法的實際有效性等進行較好感知,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固定資產管理的盲目性色彩。無法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有效監督時,即便是一些較為顯著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也無法被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堆積在一起也會大為增加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壓力,甚至是誘發一些新的管理問題產生。
三、國有企業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持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想要更好的進行固定資產管理首先要在制度建設層面入手,即通過持續性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提升基礎性制度的完善程度,從而為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開展提供更多指導與規范。例如,長春一汽集團在2016年進行了大面積的內部控制建設調整,在固定資產管理上,核心領導層同財務部門科學的進行了固定資產管理狀況分析,在有效感知固定資產管理需求、狀況與環境的基礎上,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進行了較好的完善。其中,固定資產管理權責關系的明晰,基本目標的確立等都大為增強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基礎性制度的越發完善也對一般性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開展提供了有效指導。其它國有企業也應當將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完善作為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前置性工作,進而打造出一個更為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環境。
(二)科學進行閑置與不良資產的處理
閑置與不良資產需要得到更為有效的處理,特別是傳統行業內的國有企業,其應當給予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理以更多關注,在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將這一層面的管理事務處理作為固定資產結構優化的途徑也極為可行。例如,武漢市某大型國有企業在針對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理需求,成立了專門的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理小組,其通過定期進行限制與不良資產核算的方式,有效的對固定資產結構予以了掌握,通過折舊和變賣等具體處理方式也較好進行了限制與不良資產的處理,固定資產的結構更是得到了較好優化。其它國有企業也應當給予閑置與不良資產處理足夠重視,特別是在自身固定資產結構并不合理的情形下,通過科學進行固定資產核算,多元化進行閑置與不良資產的處理,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的壓力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固定資產管理成效的取得也會變得相對簡單。
(三)構建固定資產管理評價與監督機制
國有企業在較好進行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完善后,其應當結合固定資產管理實際進行相應評價與監督機制的構建,為具體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保障與支持。具體來說,國有企業可以抽調部分核心管理層成員同財務主管共同組成固定資產管理評價與監督小組,并在細化出了具體的評價與監督標準、管理目標后,定期開展評價與監督工作。借助科學的固定資產管理評價,國有企業可以對固定資產管理狀況有較好感知并積累出更多的固定資產管理經驗。依托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監督性工作開展,國有企業可以較好的發展管理問題,通過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誘發原因分析,以及負面影響消除,國有企業可以較好的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問題解決,相應問題逐漸解決的過程也是固定資產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四、結語
國有企業不僅要給予固定資產管理足夠的重視,更加需要積極的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創新,特別是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客觀存在下,其也要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解決策略可以較好貫徹和實施下去。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解決,還是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提升都需要一個時間周期,國有企業也應當運用動態思維、發展眼光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審視,便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堅持下去。通過不斷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調整與優化,國有企業才能夠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取得較好突破。
參考文獻:
[1]鐘興.國有煤炭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6):21-22.
[2]皮振林.淺析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青年,2017 (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