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本根

離開審計工作崗位已十多年,閑暇之時想起昔日往事,尤以曾經的榮譽,秒以慰極失落和空虛的心靈。今特向曾經的各位同仁抖落一下新建縣人民檢察院駐縣審計局檢察室的前前后后。
1990 年初,新建縣審計機關成立不到七年的時間。經過這幾年的審計實踐,認識到審計監督必須強化。只有強化了審計監督的手段,才能更好地打擊經濟領域里的犯罪活動。時任審計局局長郭佐訓同志,以他敏睿的思維提出了這一想法。怎樣才能強化審計監督的手段,郭佐訓局長指示我,向縣人民檢察院要求在審計局設立一個打擊經濟犯罪的派出機構。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縣檢察院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因此,新建縣人民檢察院駐縣審計局檢察室便應運而生。
審計檢察室以審計局綜合科為主要力量,由五位同志組成。檢察院派出經濟科科長兼任檢察室主任,具體負責指導檢察室的工作;審計局局長兼任付主任;審計局綜合科等三位同志兼任助理檢察員,負責具體偵察案件。
審計檢察室,根據審計監督過程中發現的經濟犯罪方面的疑點、線索,進行立案前的調查。立案調查中所需要履行的法律程序,由主任決定報檢察院領導批準同意后執行。這樣,能夠起到快速反應作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懲治和打擊經濟領域里的犯罪活動。
審計檢察室成立后,辦的第一起案件,對某國營商業企業審計過程中,發現兩張既不起眼,但又可疑的憑證。憑證一:88.8,借:在途商品96 000 元,貸:現金:96 000 元;憑證二:88.10,借:現金:96 000 元,貸:在途商品96 000元。僅從兩憑證看:憑證一,反應該單位用現金96 000 元采購商品;憑證二,反應交易未成,同樣用96 000 現金歸還。一出一進達到賬戶平衡,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二張憑證相距時間60 多天,說明這筆資金在賬外活動了六十多天,引起審計人員懷疑,認為可能挪用公款為私人謀取利益。為此,將這一疑點線索交由檢察室立案偵查。經過偵察,查明該單位主任、會計、出納與外單位人員勾結,利用公款購買商品掙取利潤、差價后私分的犯罪行為。在偵辦此案的過程中,辦案人員根據當時價格雙軌制的狀況,認為該案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帶著新的疑點思慮進一步深挖細查,順藤摸瓜,終于查明,他們既利用職務之便,鉆改革開放和國家政策空子,用平轉議的方式又一次謀取巨額利潤進行私分。至此,審計從不起眼的二張普通財務憑證中,偵察出八名經濟犯罪人,同時還向外地檢察機關提供了一條重要案件線索。可謂是審出一案,牽出一串。
審計檢查室成立的當年——1990 年,由審計提出的疑點線索供檢察室辦理經濟案件11 起,其中已起訴二起,逮捕4 人,清查違紀款項40 余萬元,收繳違法所得8 萬余元。那年,審計檢察室同時被縣、市、省人民檢察院評為先進單位。同年底,受領導委派我應邀參加省檢察機關在奉新召開表彰大會,并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的發言。
1991 年下半年,省人民檢察院王樹衡檢察長親臨我縣考察并認真聽取了我代表審計檢察室的工作匯報,對我們的工作給了高度的評價。
1992 年8 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來江西考察派出機構的工作,并在廬山召開座談會。受領導委派,我參加了座談會并發了言。座談會結束后,主任及一行人專程從廬山來我審計檢察室座談,察看了解情況。
三年中,審計檢察室風生水起,飽受各級領導的關愛和重視,彰顯了檢察室,在打擊經濟領域里犯罪活動的重要作用。他既強化了審計監督的手段;同時拓寬了檢察機關偵察經濟犯罪的渠道,開闊了檢察工作的視野;審計與檢察聯合可以在打擊經濟領域里的犯罪取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政府機構改革職能不斷調整變化,以及經濟體制的變化,審計檢察室隨之消失不復存在。但是審計監督與紀律監督以及懲治經濟犯罪機構之間加強密切合作聯系,是很有必要。他是一項創新思維,更是一種重拳出擊的有力武器,對當前掃黑除惡和反腐倡廉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對該形式的機構要加強指導和管理,完善他的法律地位,使其充分發揮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