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 周成錄 沈利玲 孫英 王忠邦

摘要: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創業失敗率”、“投資風險”、“創業成功學”等成為創業團隊、投資人、雙創服務機構共同討論的話題。本文主要通過總結初創企業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初創企業創業風險特征,更加充分、客觀的認識創業風險。
關鍵詞:創業風險 ?投融資 ?大學生
初創企業的創業風險幾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下面主要通過創業企業的團隊、技術、市場、資金、管理五大核心要素展開分析。
一、創業團隊綜合能力風險特征
“投資項目,關鍵要看人”,這句話被很多投資人所認可。事在人為,人的因素是評估投資風險的關鍵指標,通常將人的因素統稱為“團隊綜合能力”。
第一特征表現為“團隊思想的不穩定性”,主要表現為創業毅力不堅強、創業信念不堅定。初創企業從開始的第一天直到最后,“生存問題”始終伴隨左右,很多創業團隊在碰到發展難題后思想開始動搖,三觀不合,內部矛盾導致團隊分離,創業項目胎死腹中。“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是很多創業者內心的真實寫照,如何在崎嶇的創業道路上保持前進力量迎難而上,是給創業者的第一個難題,也是投資人最難以判斷的考題。據統計,初創企業的生命周期只有3年,一個團隊的核心至少對創業夢想要堅持3年,才能考驗創業團隊是否具備創業者的思想品質。所以,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核心團隊成員的歷史信息對其品質進行預判。
第二特征表現為“能力的不具備性”,主要表現為創業團隊的技術能力弱。很多創業者的想法很新穎,卻不知道如何去實現,沒有完整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甚至有的創業團隊里面沒有一個是屬于項目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創業夢想建立在概念引用和創業策劃書之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種活動的氛圍下,有的創業團隊沒有付出實踐,而是熱衷于參加各種創業比賽、論壇,成為一個講故事的團隊。為了拒絕這樣的創業團隊,近些年很多創業大賽增加了“盡職調查”環節辨別真偽。所以創業團隊的專業構成是否具備實施創業項目的能力是投資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可以通過行業專家對創業計劃的技術方案進行論證,與創業團隊進行技術交流判斷團隊的技術水平。
二、創業項目技術風險特征
創新,通常分為產品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無論是哪種創新,都需要技術手段去實現或支撐。創業項目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創業門檻的高低,也決定了創業團隊起點的高低。
第一特征表現為“技術創新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為缺乏原創性、新穎性。該問題在初創企業身上更為直觀。縱觀諸多社科院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指,2012年至2014年,國內審核通過的專利數量達到278.8萬件,但是簽訂專利許可的僅為5.6萬件,占專利授權比例的2%,說明專利的創新程度不足、核心競爭力不足。創業項目,絕大多數停留技術應用創新,甚至是偽創新,這也是當下為什么互聯網公司、生活服務公司盛行,同類競爭惡劣的原因。雖然國家在提倡初創企業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發揮作用,但實際上,創業企業很難融入到產業里面。當然,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實際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創新資源開放并未形成。知識產權申請制度下,申請專利遠比技術創新容易的多,在優惠政策的激勵作用下幾乎每家企業都有專利,但是我們同樣應該看到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卻屈指可數,能夠成長為獨角獸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擁有知識產權不一定擁有核心技術,投資者也應當對項目的技術創新性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以知識產權數量和類型作為判斷項目的技術創新水平是不科學的。
第二特征表現為“技術應用缺乏差異化競爭”,主要表現為產品或服務同質化。造成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為了短期利益、有的是盲目跟風、有的卻是市場所逼,但無論是何種原因,終究會被市場所淘汰。如果,換位思考,初創企業在一開始最缺的是資金,為了解決團隊的生存問題,為了積累創業資本和資源,無奈選擇低門檻的行業進入,被列入同質,也是一種現實答案。而這個時候就要看,團隊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也就是說從技術應用的差異化或服務模式的差異化中找出亮點找出特色。所以,技術應用的差異化是投資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需要將創業項目與同類作比較,找出差異,找出優勢。
三、創業產品的市場營銷風險特征
“世上從不缺藍海,只是你殺紅了眼”被一些成功的創業者總結出來。對于絕大多數初創企業而言,眼前只有紅海,沒有藍海,能否在紅海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藍海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第一特征表現為“市場空間無定位”,主要表現為市場需求分析的不徹底。在信息時代,行業資訊鋪天蓋地,行業的商業模式不再是誰的秘密,但其實都是后知后覺。很多創業者也能描述產品的消費群體、市場空間、發展方向,但往往給人的感覺市場很寬廣,沒有讓投資人心動,其實是市場環境因素分析不徹底,沒有精準找出市場需求。市場空間的環境因素非常之多,包括消費理念、水平、習慣,及地域文化、市場壁壘、營銷成本等等,每一個環境因素對市場空間都是致命的。但是很多創業者沒有足夠的耐心研究市場、細分市場,沒有抓住客戶的根本需求,沒有找到產品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市場需求分析和產品定位一定在產品開發之前,而不是產品出來后再找市場,市場需求分析決定產品能否成功,能否成為爆品。所以,投資者不僅要看市場空間的數據,更要看市場分析的程度,市場分析程度是投資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投資者可以通過市場需求模擬測試驗證市場分析結果。
第二特征表現為“市場營銷無策略”,主要表現為市場營銷方式傳統且乏力。我相信“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買單”的營銷策略讓很多人腦洞大開,而且在市場邏輯下沒有任何問題。雖然我們不提倡這樣的策略,但是好的營銷策略確實能夠讓產品一夜爆紅,尤其在紅海里面拼出藍海,另辟蹊徑的營銷策略才是正解。但是很多初創企業眼中,市場營銷=出售,銷售完全依賴于第三方平臺(渠道)或完全套用營銷模板,沒有將產品的亮點公之于眾廣而告之。對于銷售委托第三方,各說不一,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完全委托后,企業的銷售是被動的、得到市場的反饋信息是間接的、企業的資金流風險會上升的。所以營銷策略是投資風險的又一重要指標,主要看營銷策略是否形成市場攻勢、是否形成產品吸引力。
四、創業資金投入與管理風險特征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充足的資金能夠讓企業充滿強勁發展動力。但是絕大多數企業缺資金問題嚴重。
第一特征表現為“資本的極度匱乏”,主要表現為“項目未啟動或無法正常實施,企業無融資擔保能力、短期內無法實現銷售”,這或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或許是空手套白狼。在這種情況下融資是非常難得,投資風險也是非常之大。首先創業團隊應該從自身找問題,尤其從產品/服務的創新性、可行性、團隊綜合能力方面找原因,無論是哪種融資方式,團隊和產品必須表現出其投資價值所在。這樣的初創企業更多的是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資金和天使投資。所以企業投入資本的多少與項目實施程度,是投資風險評估的兩項重要指標,至少我們應該能看到初創企業融資的誠意和責任。
第二特征表現為“資本的盲目投入”。初創企業在獲得資金后都會出現“大干一番,急于成功”的心理暗示,恰是這放大的自信心導致企業在使用資金時沒有規劃,甚至是“移情別戀”投資一些看上去賺錢快的項目。所以,在資金使用及管理問題上,團隊應當謹慎行事,應當制定詳盡的資金使用計劃。另外,初創企業在創業過程中應當學會享受政策和利用資源,減少資金支出。所以,資金使用計劃和管理方式,是投資風險的重要指標,投資者可以考慮企業財務由雙方共同管理或委托第三方管理。
五、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特征
從法律上講,企業是一個社會組織機構,既然是組織,無論團隊人數的多與少,都應當有管理。
第一特征表現為“管理知識的欠缺”。這里的管理知識指的并非管理方法或技巧,而指的是經營管理企業應當掌握的公司法、企業所得稅法、合同法、財務制度、投融資等基礎知識。很多初創企業注冊完公司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項目上,而忽視經營管理的重要性,有的企業管理完全是空白。很多創業者認為“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結果事事找代理,有甚者公司章程的股東簽字也是由代理代簽,以至于在一段時間后出現法律風險、財務漏洞等諸多問題。隨著國家對市場主體的監管越加嚴謹,企業經營管理的規范性和自我健康成長性越顯重要。學習企業管理基礎知識應該是每個創業者的必修課。
初創企業創業風險特征結構圖
第二特征表現為“管理混亂”。管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而初創企業的管理可以用簡單、粗暴、任性來形容,權責不清、獎罰不明等問題普遍存在,非常不利于團隊成長。實際上,初創企業并不需要建立太多的管理制度,但一定要注重團隊建設,可以采取扁平化家庭式的管理,凝聚團隊核心力量。所以,企業的管理水平也是投資風險的重要評價指標,投資者可以在投資前要求企業對團隊內部問題進行整改。
初創企業的風險特征是比較明顯,也比較直觀。創業者在創新創業的浪潮里“游泳”,既需要勇氣,更需要直面風險的能力和實力。創業者應當在選擇創業前判斷自己的創業能力,評估創業項目價值,而不是被“成功學”所誘惑,盲目創業。投資者,也應當在選擇投資項目前,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創業團隊的綜合能力、項目方案、投資風險進行評估,而不是被“創業故事”所迷惑,盲目投資。
(作者單位:青海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