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隨著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爆紅,詩仙李白也憑借著自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作,被網(wǎng)友戲稱為“中國最佳詞作人”。李白的代表作很多,有首《短歌行》雖然說的是感懷生命短暫,卻帶有李白獨有的浪漫樂觀的情懷,其中有句“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化用《楚辭遠(yuǎn)游》“維六龍于扶桑”句意,讓人讀起來甚感蕩氣回腸。
這里的“扶桑”,說的既不是扶桑花,也不是代指日本的扶桑國,而是扶桑樹。《山海經(jīng)》中,有兩處記載了有關(guān)扶桑樹的傳說,分別是:
《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不難看出,古時人們認(rèn)為,扶桑樹在東方的大海上,高三百里,據(jù)說順著扶桑樹就可以爬到天上去,所以人們又管扶桑樹叫“通天神樹”。這棵神樹不僅高,還肩負(fù)有另一項使命,這個使命與天上的太陽息息相關(guān)。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遠(yuǎn)古時的傳說,相傳原來天上是有十個太陽的,這十個太陽就住在扶桑樹上。每天早上,太陽們輪流出去“上班”,晚上回來,一個太陽出去“工作”的時候,其余九個就在樹上休息,如此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每十天就是一個輪回,所以我們現(xiàn)在還有“十天為一旬”的說法。
這十個太陽,據(jù)說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記載,所以十個太陽既有人與神的特征,又能化作三足金烏(鳥)。太陽從扶桑樹升起,再化作神鳥從東飛到西,很符合當(dāng)時人們對日出日落現(xiàn)象的觀察和想象,可以說是非常形象了,所以古代人們也管太陽叫作“金烏”。
還有一種傳說,是說每天早上,太陽們的母親———羲和會駕車從扶桑送太陽們?nèi)ド习啵緩角⑸健⒃⑸R啊⒂缰小⒗ノ嵘健ⅧB次山、悲谷、女紀(jì)、淵虞、連石山、悲泉、虞淵。這個就和西方神話中駕駛著太陽戰(zhàn)車的太陽神阿波羅的傳說有點類似了。
存在于神話中的扶桑樹,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或許更多地只能憑想象去勾勒和描繪。但其實,出土于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中,就有和扶桑樹原型非常接近的文物———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高3.96米,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樹枝的花果或上翹,或下垂,九根樹枝上各有一只鳥———十分符合《山海經(jīng)》對扶桑樹的描述:一個太陽出去工作的時候,其余九個就在樹上休息。
這個猜測雖然還沒有得到專家的認(rèn)可,但有一點能夠肯定:青銅神樹的確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的崇拜。
扶桑樹的傳說差不多就到此為止了,它守護(hù)著十個太陽輪流上班,相安無事,誰知后來金烏作亂,十個太陽同時上天,大地被烤焦,求雨的女巫也被曬死了。空前大旱讓人們痛苦不堪,天帝知道了,就讓大羿帶上一捆白色的箭和一把金色的弓去幫助人類。
大羿來到人間,開弓射日,一連射下九個太陽,也就射死了日中的三足烏,并看見三足烏的羽毛從太陽中掉落下來,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太陽,大地才又恢復(fù)生機(jī)。當(dāng)然,這是另外一個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