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管理,建立黨建工作考評機制。每年底,各基層黨組織總結本單位年度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對照考核評價指標自查評分。成立黨建工作考核評價組,對黨組織自評情況進行審核,綜合提出考核評價建議,推動黨建工作規范化。將黨建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總體評價及其成員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和重要內容。柔性教育,增強黨建活動吸引力。創新黨內政治生活形態和方式方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深入挖掘歷史與文化資源,找準切入點,構建立體化的黨建文化陣地、特色化的黨建文化品牌。
(王小民)
整合資源強服務。建立民營企業黨組織書記聯席會,選派36名退出領導職務干部擔任民企黨組織第一書記。與揚州邊檢站攜手打造“沿江黨建帶”,推動邊檢海事部門與開發區船舶企業資源整合,每年縮減企業成本上億元。健全組織強保障。在園區、樓宇、商圈等建立綜合性黨群服務站點12家、行業黨組織20多個,提升民企“兩個覆蓋”水平。在非公企業黨員中開展“亮身份、踐承諾、樹形象”實踐活動,以“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提升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非公企業黨建經費保障,實施黨建經費稅前列支,黨費全額返還,近三年累計下撥黨費260余萬元。優選輪訓強隊伍。實施“藍領黨員成才計劃”,對重點企業發展黨員“點供”傾斜。
(韓金磊 李付鵬)
依托地方財政投入3億元打造抗日戰爭最后一役紀念館;深度挖掘吳登云事跡,重點打造吳登云事跡展覽館;擴建華中雪楓大學舊址展館、周山紅色一條街、三垛河口伏擊戰紀念碑等紅色基地,真正變紅色資源為黨性教育“活教材”。積極開發精品課程,《抗戰最后一役及其時代價值》作為揚州唯一入選的精品課程,已列入2018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精品課程開發項目。形成以理論為先導、以體驗為載體,特色鮮明、體系完備的黨性教育品牌基地。
(韓志新)
在社區創新推行黨員聯戶“1+10+N”制度,引導黨員亮出身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黨員聯戶“1+10+N”制度中,“1”指 1 名先鋒黨員,“+10”指聯系 10名左右黨員,“+N”指聯系N戶群眾。其中,1個“1+10”就是 1個聯戶黨小組,1名先鋒黨員就是1個黨小組長;1個“1+10+N”就是以1個先鋒黨員為核心、1個黨小組為單位、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1個聯戶基本單元。全市共推選1355名先鋒黨員擔任黨小組長,聯戶黨小組每月召開1次會議或開展1次活動,每月入戶走訪聯系群眾1次。
(江 組)
抓核心,強化體制機制保障。堅持“一企一策”,把穩步推進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企章程,以7家一級市屬企業公司完成章程修訂為示范,帶動其他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全面完成章程修訂工作。抓規范,強化基層支部建設。制定市屬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從指導原則、目標要求、組織設置、主要職責、班子建設等方面,系統指導全市國企144個黨組織開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抓責任,強化黨建要求落實。出臺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考核實施意見,嚴格實施國企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進一步強化國企黨組織書記“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觀念。
(王 磊)
核查四項重點。重點核查四項內容:擬提拔人員本人的婚姻情況;擬提拔人員本人因私出國和因私往來港澳臺情況及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情況;擬提拔人員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為所有權人或者共有人的房產情況和擬提拔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的情況。協查事項報告。擬提拔考察對象在公示前必須如實上報個人事項報告。區委組織部委托公安、民政、國土、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按職能分工,協助查詢報告信息,確保抽查核實工作平穩開展、合力推進。嚴查不實行為。區委組織部嚴格按照相關辦法要求,通過抽查核實,凡是發現未如實填報的,一律要求領導干部本人作出說明,問題沒說清楚的,一律停止任用程序;有意瞞報的,一律不得提拔或重用,不列入后備干部名單;存在違規問題的,責令其限期改正。
(胡 婧)
堅持整體聯動、統籌推進,推動街道社區與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等駐區單位黨組織有機聯結。針對各領域實際,差別化設置各領域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細則,細化明確共駐共建、雙述雙評、聯席會議等七大類196項具體指標,分別賦予不同分值權重。通過集中培訓、現場觀摩、情景演繹等形式,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對標創建,每年度開展黨組織星級評定,實行滾動管理,并將星級評定結果與社區報酬待遇、黨員干部評先評優等掛鉤,對得分在95分以上的基層黨組織授予五星級獎牌,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對連續三年得分70分以下的黨組織書記予以調整,倒逼基層黨組織對標找差、奪標晉位。
(吳 蘭)
創新養老保險。允許引進人才突破年齡和戶籍限制,由用人單位一次性補繳不足年限或申請后延繳費,其未就業或靈活就業的配偶,可以以靈活就業方式參加園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職工醫療保險)。創新醫療保險。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沒有退休醫保待遇的人才,可以繳納園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未就業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不受戶籍(或國籍)限制參加園區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創新稅務服務。建立健全人才與稅務部門、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定期溝通機制,動態收集整理稅務有關問題,方便人才及時解決國內外稅務問題,做好利潤轉投資的服務工作,不定期組織稅務專家幫助人才做好稅務籌劃,保護人才合法權益。
(何嘉茜)
該區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為主體、各方共同參與的“1+X”型區域黨建新格局,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示范戶”的五級網絡組織體系。為提升網格的服務能力,吸納網格社工黨員、物業公司黨員、業委會黨員委員、屬地在職黨員等擔任支部委員,每個網格聘請一名社區民警、聯系一個醫療衛生服務站。全區選聘105名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等積極分子擔任網格監督員,形成了一支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的500余人網格服務團隊。通過在每個小區公示黨員責任區、懸掛“共產黨員”戶牌,推動在職黨員回樓棟、進網格、亮身份,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