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紅
【內容摘要】審美活動不僅是存在于美術、音樂這樣的藝術學科,而且也存在于其他學科當中,只不過審美對象和審美呈現方式不同而已——就如語文學科,語言組合的藝術美、文本構建的形象美、思想精神的境界美……是其獨特的審美領域,也是學生語文素養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就如何培養學生審美素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審美素養 ?培養 ?教學
美,在這個世界上無處不在,關鍵是人有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體驗美的心。在教學領域,審美活動不僅存在于美術、音樂這樣較顯性的藝術學科當中,而且也存在于其他學科當中。只不過,其他學科的審美內容和呈現方式不同與藝術學科而已。比如體育學科呈現的是力量的美、體態的美、意志的美;比如數學呈現的是思維的美、創新的美、智慧的美……而在語文學科,它的審美點在于語言組合的節奏美、文本構建的形象美、作品精神思想的格調美等等。所以說,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審美價值,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審美教育職責,每個學科的教師都應承擔起應盡的審美素養培養責任,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做出努力。語文這個學科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怎樣來組織初中語文教學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進行探討。
一、通過誦讀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
誦讀是強化學生對文本審美體驗最直接的形式。通過發聲的誦讀,調動學生的情感、增加其學習過程的聽覺參與,比之單純的默讀,這種閱讀方式對學生的語感和情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而我們發現,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成年”意識比較強烈,往往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呈現出羞于表達、羞于發聲的現象。對小學生,要他們發聲就發聲,而要讓初中生發聲誦讀越來越難——他們在誦讀的時候,不是像蚊子哼哼一樣聲不可聞,就是有意不介入情感而用那種和尚念經式的“憊賴”讀法。這樣所謂的誦讀,根本就起不到強化審美體驗的作用,反而是耽誤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所以,要想讓學生通過誦讀來獲得有效的審美體驗。需要教師做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教師通過自身示范、誦讀比賽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積極誦讀的情感,讓他們產生誦讀的意愿和興趣。第二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誦讀技法方面的指導,讓學生讀出味道、讀出美的感覺。比如,要讓學生誦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教師先給學生做示范。在示范的時候千萬不要拿捏,而且還要有意夸張、放大自己的聲音和動作,要讀得張揚、讀得血脈噴張、讀得自我陶醉、讀得旁若無人,要把教室當作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如果怕被學生嘲笑,那你就不可能感染學生。然后,讓學生誦讀的時候,先一字一逗把前面幾句的讀法教給他們:“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把誦讀的輕重緩急一個字、一個字地帶著學生找感覺。這樣,學生才能讀出味道,慢慢地學會享受誦讀。時間一長,學生們就能養成這種誦讀的好習慣。
二、發現體驗美需要注重細節賞析
文學藝術的審美和美術的審美方法不同——美術的審美是通過視覺來完成,那么如果不是對作品的藝術手法進行研究的話,大多美術作品的審美可以通過整體視覺印象完成。比如看到一幅潑墨的山水畫,不必觀察它的用筆細節,從整個畫面上就可以感受它的意境美。而文學的審美不能這樣,用掃讀、跳讀的方法,永遠也不會感知作品的美。即使是豪放派的詩歌、即使是文章使用了“留白”處理手法,不從細節上去賞析,就不可能完成審美。
所以,對于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教師不能僅僅通過粗枝大葉地整體講解來實現,而是要注重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去解析文章、咀嚼文字,這樣才能真正發現和體悟到文章的藝術魅力。比如賞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教師如果只是告訴學生,這首詩是表達年輕的李白離開家鄉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時滿懷美好期待和憧憬——學生就很難捕捉到李白那顆躍動的心,也就體會不到一個年輕人那份簡明的愉快。所以,我們要帶領學生去細摳字眼,如“前兩句用‘峨眉山月、‘影入平羌這樣大的視角,表現作者對家鄉外面世界的極目遠眺,闡述對外面世界的美好期待。后面兩句中一個‘向字,一個‘下字,表達了作者對下一個目的地的急切心情,幾乎絲毫沒有對故鄉的留戀,而對于友人也只用了‘思君不見這四個字一筆帶過。一個年輕人懷揣夢想、起航人生的藝術形象躍然紙上”——這樣帶領學生一字一句地去品味,學生才能真正從文字中體悟到藝術形象的美——而如果我們以為,這是一篇浪漫的、快節奏的詩歌,那么按作品的情感節拍快速讀兩遍就可以了,顯然是違背文學藝術審美規律的。
除了以上兩點,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還可以通過討論質疑、構建情境、模仿寫作、情節展演等方法來實現。總的來說,審美素養是一個超越學科的素質,但不同學科對審美的培養內容和策略又各有不同。通過語文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就需要把握好語言藝術的認知規律來組織實施,這樣的教學才能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張桂艷. 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必要性[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8):31-31.
[2] 賈艷玲.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41-42.
(作者單位: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