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玲
【內容摘要】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的語法進行的研究,是用來規范語言學習的。語法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是語言使用的依據。在英語學習中,閱讀理解是輸入型的語言能力,輸出型能力則指語言表達,輸出型能力可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寫作,另一個是口語。語法能力的提升不僅能使輸入型能力得到提升,對輸出型能力也有很大影響。語法學習在我們理解和使用語言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語法新授課堂,增加學生的興趣,使得語法學習不再枯燥。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語法 ?激發興趣 ?提高效率
一、思維導圖的特點
1.思維導圖便于分類與歸納
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一點,利用思維導圖將生詞匯和舊詞匯的關系梳理出來,記憶起來就會方便很多。也可利用思維導圖將語法知識做以歸納總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2.思維導圖激發了聯想
繪制思維導圖的整個過程需要聯想和加工,這在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聯想,使學生能將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聯想,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Grammar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的語法進行的研究,是用來規范語言學習的。語法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是語言使用的依據。在英語學習中,閱讀理解是輸入型的語言能力,輸出型能力則指語言表達,輸出型能力可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寫作,另一個是口語。語法能力的提升不僅能使輸入型能力得到提升,對輸出型能力也有很大影響。語法學習在我們理解和使用語言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新授課Grammar中的運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第一單元的中心詞是“友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十三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里,經歷了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期間,安妮將日記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記錄了兩年藏身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本單元閱讀部分正是安妮日記的節選。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四個課時。本班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對每個單元各個模塊不太了解。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學習方法態度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很多學生一講到語法就感覺頭大。鑒于以上情況,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本課時,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能夠樂于學習語法,為后續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并嘗試將思維導圖這一方法應用于今后的學習中。筆者根據課本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本課時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利用導圖,復習舊知
在每節課時的復習環節,筆者都利用思維導圖將單詞進行歸納總結。形成單詞網絡,使單詞記憶變得系統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快讀原文,引入新課
本單元語法部分是直接英語和間接引語,本課時在引入環節,筆者要求學生速讀本單元文章并找出其中的直接引語,引入本單元語法。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
(三)歸納總結,繪制導圖
1.實例引入,講解規則
本小節直接引入實例,將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引導學生總結相關規律。
2.師生總結,補充完善
根據上圖實例,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相關規律。首先是引導詞的變化。直接引語是陳述句,變為間接引語時用that做引導詞。其次人稱代詞的變化,將I變為she。最后是時態的變化。一般現在時變為一般過去時。
3.總結規律,完善導圖
教師引導學生,將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的規律做出總結。教師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并要求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自己制作思維導圖。教師制作導圖。
(四)作業布置,鞏固新知
1.修改和完善課堂上做出的語法思維導圖
2.將下列直接引語改為間接引語
“I don't know the address of my new home,” said Anne.
“I've got tired of looking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curtains and dusty windows,” Anne said.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拓展思考,修改和完善語法思維導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通過習題,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將理論運用于實踐。
結語
由于客觀條件和學生具體情況的差異,筆者將本單元語法部分設計為以上五個環節。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同時學會使用思維導圖并嘗試將這一方法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但課堂教學是充滿變化的,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所有環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做以調整。總之,高中英語語法學習至關重要,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教學,找到了適合自己學生的最佳方法。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