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


◆摘 ?要:新課程理念指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小組合作學習”開展課堂教學是順應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需要。本文闡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四項基本原則”:激發課堂活力原則、契合學科特點原則、遵循認知規律原則、構建課堂生態原則;形成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三個教學策略:利用信息技術統整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利用云端導學練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利用量化加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國內外教育行家始終在不斷地研究和探索。其中“洋思教學”、“杜郎口教學”帶給了我們有益的啟迪。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順應教學改革的現實需要
物理學是一門動態的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科學。以“小組合作學習”開展課堂教學,順應教學改革的現實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課堂活力,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基。
(二)促進物理學科的有效發展
近年來,物理考綱特別重視對情景的分析與歸納、對實驗原理的理解與應用,以及對實驗的進一步探究設計等。而這需要教師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現與形成過程,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動手實踐,真正提高科學素養,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承載教師學生的自我覺醒
信息時代呼喚著每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教師在無私奉獻的同時,還要在工作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承載著教師學生的自我覺醒。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四項基本原則”
(一)激發課堂活力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激發課堂活力,教師必須對課程資源有效整合,精心設計教學,組織引導小組討論、交流、自主探究等合作活動;學生則通過交流與分享的過程,思考與質疑的過程輕松落實知識點,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契合學科特點原則
物理新課程是根據自然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充分體驗,改變學生以往形成的一些錯誤的、模糊的或片面的認識,從而真正理解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含義達到。新課程物理課堂教學突出學習的過程,注重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開展課堂教學遵循物理學科的規律。
(三)遵循認知規律原則
學習并不是單純的信息積累,它同時包含由于新、舊經驗的沖突而引發的觀念改變和結構重組,是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過程,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的信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小組合作活動,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與頓悟,同時啟發其他學生共同探討,使他們主動地動腦、動手,獨立地分析、類比、辨析、歸納等。
(四)構建課堂生態原則
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準,是在以往的學習中和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所以教學以此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強調他們對知識進行處理和轉換,使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小組合作學習恰恰有利于小組內有著不同經驗的學生群體進行交流,發生思維碰撞,互相啟發,產生新的想法,構建成一種課堂生態。
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三個教學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統整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教師應關注課程標準,依據教材與大綱,兼顧學科內的知識與能力之間密切的聯系及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知識與能力互為犄角,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根據面前的每一個學生層次、每一位學生個體,制定適切于學生發展需要的學習內容。
1.教材與考綱的統整
通過教材與考綱的統整,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自然學科的熱情,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和實踐技能,通過討論、交流、分工合作,有效糾正一些錯誤的前科學概念,進一步領悟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比如“有用的物理學”的統整,是將教材與中考考綱有效結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達成三維教學目標。
[學習單元 教材基礎目標 統整目標 統整措施 中考考綱要求 有用的物理學。 觀看微課:擺的故事和啟示。 了解探究的幾個步驟,知道控制變量法,初步學會根據現象歸納結論。 小組合作探究擺的運動周期與振幅、擺長、擺球質量的關系。每個小組內同學合作,選擇一個可能因素探究,完成操作、計時、記錄,歸納總結結論;全班各小組展示交流試驗過程與結果。感受控制變量科學方法。 控制變量法的理解和應用。 ]
2.知識與能力的統整
在資源統整過程中,為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也要關注知識與能力的統整。比如以下幾個教學內容的統整。
[學習內容 知識要求 統整措施 能力要求 液體內部壓強。 理解液體內部壓力壓強規律。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原因;液體內部壓力、壓強問題辨析。
提供路徑,學習網絡資源。
提供QQ群平臺進行學習討論。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理解生活的實際問題,提高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伏安法測電阻。 伏安法測定值電阻原理。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工實驗測定定值電阻和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交流討論原因。
提供路徑,學習網絡資源。
提供QQ群平臺進行學習討論。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測定每個時刻小燈泡的電阻,知道溫度對小燈泡電阻影響,從而進一步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 ]
(二)利用云端導學練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云端導學練能夠指導并幫助學生課前的準備、課中的活動、課后的反思,促進自主學習。教師充分理解分析教材、大綱、學情,建立云端導學練資源庫,運用導學練指導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1.云端導學練引導學生課前小組合作學習
導學練,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設定預習提綱,分組預習,學生可以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首先,通過登錄云端下載導學練進行預習,可以發現問題,提前進行思考,促進各組學生對于新課程內容有一個基本相同的基礎。其次,對物理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有所了解,通過提前思考,可以減少學習的阻力,更好地進行聽課。第三,讓老師提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準確掌握學情,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2.云端導學練促進學生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云端導學練實現教師的指導、啟發、提示、點撥的功能,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學生根據“導學”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
3.云端導學練拓展學生課后的小組合作學習
課堂結束,思考不止,通過導學練的設計可以拓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布置課后導學練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由組長來組織并監督和幫助組員完成課后學習活動。
(三)利用量化加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為鼓勵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教師的個性化評價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把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小組累積加分。
1.課堂內的量化加分
物理課堂上的量化加分形式有必答,搶答,抽答環節。必答環節按小組輪流回答,由組長安排回答人選;抽答環節由教師隨機抽取序號,只有每個小組的同一個序號同學有權回答,搶答環節教師盡可能使各小組的機會均等。通過對預習結果的匯報、課堂活動的匯報與交流、總結歸納與拓展應用的回答等情況進行加分;如果能提出新的質疑或回答別的小組質疑的進行雙倍獎勵加分。
2.課堂外的量化加分
課堂外一是對課前預習的驗收,根據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小組累積加分。二是完成課后布置作業的態度和質量進行加分。
四、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鼓勵和推薦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通過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四項基本原則”:激發課堂活力原則、契合學科特點原則、遵循認知規律原則、構建課堂生態原則,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三個教學策略:利用信息技術統整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利用云端導學練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利用量化加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造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馮奕.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2.
[2]李春霞.初探合作學習小組的管理模式[J].現代教育科學,2010,12:141-142.
[3]馮生堯.課程改革:世界與中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