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該課程要求教師立足課本知識,加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關注全體學生,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利用課本知識激發(fā)學生對技術問題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欲望,從而提高自身的技術和設計素養(yǎng),強化自覺探究興趣,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實踐;信息;反思;探究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實效,精心引讀課本,激發(fā)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實踐中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的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需求,在教學實踐中立足課本知識,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實施過程中略作如下論述。
一、通過“動手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
古人說:“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因此,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只有當學生對其學習內容產(chǎn)生興趣,才會樂意去學,才會去積極思維,才會受教育于輕松愉快之中,這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學質量,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知識是照亮道路的光源,要培養(yǎng)學生智力的興趣和需要”。他特別指出,人們的勞動越簡單,就越需要濃厚的興趣。所以,在通用技術的教學中怎樣萌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而且成了教學的當務之急。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的本領,而在于最大程度的萌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提高通用技術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穩(wěn)固結構的探析》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因素的教學中我就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我為每一小組準備大小相同的兩塊小泡沫和兩塊小木塊,一塊16厘米長的紙板,現(xiàn)在請利用你身邊的材料用5分鐘來做一個小試驗,證明結構穩(wěn)定性是受一定的因素影響的,而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我設計這樣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親身體驗和親自實踐來點燃他們學習通用技術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要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就要給他們一定的樂趣,有了樂趣他們才能主動和積極的學習,所以,如果要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就是給他們一定時間的活動,這樣他們就覺得有事可做,在活動的過程由于小組同學的密切合作和他們之間默契配合使任務提前完成的那種喜悅是溢于言表的。當我把這樣的活動交給學生以后,他們立即被我的提問和擺在他們面前的材料給牢牢的吸引了,有的同學去仔細的閱讀課文,有的同學在那里思考怎樣擺放這些材料才能完成小試驗,同組的四個同學興致勃勃的議論起來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因素有哪幾個,而我所給他們的材料是用來證明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哪個因素的,通過他們對于動手實踐的好奇和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他們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于是一個簡單的技術試驗就在5分鐘內完成了。
當他們試驗完成后我請二組學生上來展示他們的試驗過程,他們的試驗都是將一塊木塊放在泡沫下面組成一種結構,另一塊木塊放在泡沫上面組成另一種結構,我們稱它為木塊泡沫組合結構。把木塊泡沫組合結構一起放在紙板邊緣,給紙板施加一定的外力慢慢改變紙板的傾斜度,觀察結果并分析原因。毫無疑問結果都是一樣的,木塊放在泡沫上面的組合結構更早倒。因為木塊放在泡沫上面重心變高了。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他們很快就得到了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因素是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位置越低結構就越穩(wěn)定,結構要穩(wěn)定重心所在點垂線要落到結構支撐面內。而且重心所在點的垂線一旦落到結構支撐面外那這樣的結構就不穩(wěn)定了,教學中所要傳授的通用技術知識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貫穿到了他們的活動中。我們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實踐中他們已經(jīng)很清楚了剛才所要學的通用技術知識,這就是所謂的在做中學,也就是在做的過程點燃了他們學習通用技術的興趣。
古羅馬的普羅塔克說:“孩子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我們教師要思考的、要面對的問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實踐激發(fā)學習動機
信息技術是通用技術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術引人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這既是教師教學的一種先進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學生要學習到的先進的思想和方法。采用這一學習方法,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學習的難度,提高了技術學習的效率。從而根本改變了通用技術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教學方法和師生互動方式,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
從計算機網(wǎng)絡的優(yōu)勢來看,計算機網(wǎng)絡集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于一體,組成一個交互系統(tǒng)。在兩者的整合教學過程中,它可以根據(jù)教學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術較抽象的概念和內容具體形象化,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
如在《技術與設計1》的《三視圖》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WORD或幻燈片的畫圖工具來繪制三視圖等;實踐活動及技術試驗報告可以通過文檔、幻燈片等工具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實驗表明,課程整合后學生在通用技術學科知識、主體意識、動手實踐及信息技術素養(yǎng)等方面均得到顯著提高。
另外,學生的綜合活動及社會調查需要大量的時間,目前社會調查及搜集素材的最佳途徑是通過因特網(wǎng)去了解和搜集有關知識與素材,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及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維的表達能力,在教學中通常采用任務式教學模式,讓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興趣。只有學生對課程有了一定的興趣,教師才能更好的運用學生的興趣去教學。
三、利用實踐反思挖掘學習欲望
在興趣的指引下,在學生學習動機被激起以后我又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除了重心位置這一因素可以影響結構的穩(wěn)定性,還有其他的因素可以影響結構的穩(wěn)定性嗎?請你們仔細觀察我們教室現(xiàn)有的東西設計又一個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因素的技術試驗,好嗎?其實我這樣設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實踐反思挖掘學生的學習欲望。
如果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那么思維就是學習的領悟。愛因斯坦說:“思維是世界的發(fā)展,是某種意義上說的對驚奇的不斷擺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欲望。利用實踐反思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而學生的學習思維是學習欲望的“內驅力”。
在通用技術的學習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思維都有不同,應該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通用技術的教學中就要把每個同學的優(yōu)點充分發(fā)揮出來,各取所長,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教學和學習。思維是點燃學習知識的火花,好的學習思維能使所學的知識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應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牢牢的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是教學的關鍵,利用實踐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而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就是重中之重。
在《穩(wěn)固結構的探析》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因素教學中,我就剛才的問題“請你們仔細觀察我們教室現(xiàn)有的東西設計又一個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因素的技術試驗,好嗎?”在教學中我充當?shù)氖且龑д撸瑢W生提出了新的問題,而問題的主動參與者卻是學生。不知不覺的就把設計技術試驗的思維隱含在實踐反思之中,學習通用技術的思維就是要培養(yǎng)設計的理念,而設計理念就在剛才的問題中得到了落實。要讓教學過程轉變?yōu)閷W生自主的學習過程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思維,在學習思維的指引下產(chǎn)生了專研知識的沖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這才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基于剛才實踐活動帶來的智力興趣,他們的學習情趣非常的高,很快就有了新的技術試驗方法。
A小組同學技術試驗:一條學生凳和一張老師的講臺桌,用同樣的力去推它們,學生凳很快被推倒了,而講臺桌穩(wěn)穩(wěn)當當?shù)牧⒃谀抢铮@就說明影響穩(wěn)定性的因素是支撐面積的大小,支撐面積越大的結構就越穩(wěn)定。
B小組同學的技術試驗:兩個造型一樣的礦泉水瓶一個正放,另一個倒放,用嘴對著它們吹氣,發(fā)現(xiàn)倒放的礦泉水瓶更早的翻倒了,于是他們得出結構的穩(wěn)定性還跟支撐面積的大小有關,支撐面積越大的結構越穩(wěn)定。
C小組同學的技術試驗:兩個造型一樣的礦泉水瓶一個正放,另一個倒放在紙板的邊緣對紙板施加相同的外力慢慢改變紙板的傾斜度發(fā)現(xiàn)倒放的礦泉水瓶更早的翻倒了于是他們得出支撐面積大小是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的又一因素。
D小組同學技術試驗:剛才試驗用的硬紙板兩塊,剛才的硬紙板是立不起來的,當把紙板的形狀改變折成三角形后它就能立起來了,這說明結構的形狀也是影響穩(wěn)定性的因素,還有,剛才紙板立不起來是因為支撐面積太小了,變成三角形后支撐面積增大了所以就變的穩(wěn)定了。
每一小組的試驗設計都各有特色,設計思維在技術試驗中得到了綻放。而且在技術試驗的過程中他們親身經(jīng)歷了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方案轉化為試驗的過程、交流和評價試驗的過程等,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在合作中學習,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獲得有價值的知識,力求試驗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在實踐反思的指導下我又安排這樣的練習,請你們圍繞剛才A、B、C、D四個小組的技術試驗設計一個簡單的技術實驗報告,練習時間五分鐘。技術試驗報告寫作在實踐反思中也得到了有效落實。
在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因素的教學中我把技術試驗這一很重要的知識點融入其中可謂“一舉兩得”。這樣的實踐反思既充分挖掘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又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愿望,使他們有了制作和發(fā)明的沖動,所以說創(chuàng)新意識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來源。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和碰到書本上沒有的新問題,同時也沒有多少由前人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可借鑒和參照,所以我認為技術教師應該成為“科研型”的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從學生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一個研究、探索、展示的空間,讓他們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活動,啟迪他們大膽的創(chuàng)新,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從而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通用技術教學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浙江省基礎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浙江省普通新課程實驗學科實施意見,2006.
[2]顧建軍.穩(wěn)固結構的探析,技術與設計2[M].浙江教育出版總社,2007.
[3]顧建軍.三視圖,技術與設計1[M].浙江教育出版總社,2007.
[4]嚴元先.有效課堂教學蘊涵的要求,走向有效課堂教學[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