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田飛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使“互聯網+政務服務”成為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必然模式,使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邁入新時代。本文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路徑,分析“互聯網+”政務服務轉型中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及應對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建設路徑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推廣,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發展迅猛。其在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改革政府職能及治理方式方面意義重大,同時也極大方便了公眾生活。6月25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效率,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增加公共服務供給。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先后出臺《遼寧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沈陽市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進取、扎實工作,推動“放管服”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互聯網+政務服務”創造性地推動了政府服務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在不斷推進與深入的同時,理論與實踐改革中仍存有問題和不足: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對于“互聯網+”理念的貫徹不夠、網上服務平臺建設質量、網絡優化服務意識、宣傳推介力度不強,且各政府部門間存在信息壁壘,兼容性也有待加強。
二、對策與建議
1.引入“互聯網+”思維,創新服務理念
通過文件的深入學習,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互聯網+”思維,樹立起權力意識向服務意識讓步的理念,培養運用“互聯網+”優化政務服務的理念,改變傳統處理行政事務方式,用“互聯網+”方式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難題。同時優先錄用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員,通過加強培訓、教育、進修,不斷提高工作中的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
2.構建“互聯網+”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共享
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在實現“數據多跑路”的核心技術支撐、發揮信息資源目錄中心、共享交換服務中心、共享數據資源中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沈陽市政府應主動公開及拓寬信息公開范圍,修編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構建統一、動態更新、權威發布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提升共享交換平臺支撐能力。以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市民卡等重點需求為抓手,打通民政、社保、交通等領域公共服務系統,成立政務服務基礎數據庫,上傳到公共服務領域數據資源云平臺。同時加快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打通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壁壘,各部門將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成互通互聯的大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3.采取“互聯網+”方式,健全網絡決策機制及監管機制
在以往的行政聽證和行政決策中,往往在選取聽證代表時透明度不高,受到代表人數及范圍限制,給民眾造成只漲不跌、流于形式的印象,不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利用“互聯網+”在網絡平臺的廣泛應用,通過微信、QQ、微博等APP應用,采取網絡選舉或投票形式,成本低廉、傳播廣泛、受眾人群普及率高,能吸納給個基層的民意,有利于政府的正確決策部署。此外,通過網絡政務信息發布,也可規范電子政務公正監管、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審慎監管,做到規范有序、公開透明。
4.運用“互聯網+”技術,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創新應用
建設沈陽市政務數據統一的開放性平臺。在完善信息資源目錄的基礎上,制定政務數據開放目錄,依據國家要求逐步實現政府及事業單位的數據云共享,并鼓勵私有制企業及外資企業加入平臺建設。對地區政務信息資源采取標準化、規范化、時空化改造,加快推進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建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創新數據資源應用,選取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社會高度關注的政務服務開展“標桿工程”,建設“數字沈陽”。
5.提升“互聯網+”環境下政府治理能力,構建“智慧政府”
隨著網絡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條件,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一體化服務,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依托于“互聯網+政務服務”,構建沈陽智慧政務大數據云平臺。在簡化實體政務大廳規模、精簡機構人員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與優化網絡服務,推動政府管理和服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構建“智慧政府”,提高政府在辦公、監管、服務、決策的智能化水平,強化“互聯網+”環境下的政府政務綜合服務水平。
三、結論
“互聯網+政務服務”是電子政務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打造服務型、智慧型政府的重要理念。通過合理利用政府資源構建統一、開放、共享、線上—線下一體的政務服務平臺,密切聯系政府和人民群眾,推進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政府政務服務能力與水平,以人為本,利用好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創新機遇,使民眾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成果,向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穩步邁進。
參考文獻
[1]高學棟,李坤軒.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對策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6(12):178-184.
[2]王姣,楊維雄.“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需求側改革的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9):33-34.
[3]徐博文.“互聯網+”法治政府建設路徑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7-28.
[4]高斯芃.“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現狀及推進路徑淺析[J].中國市場,2018(10):19-21.
作者簡介
魏偉(1986—),男,漢族,遼寧沈陽人,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控制。
課題來源:2019年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研究》,課題編號:SYSK2019-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