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 吉林體育學院體育藝術學院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職能正由階段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創新能力是一種認識,人格,社會層面的綜合體,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諸多方面,鞏固和豐富人的綜合素質,在創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學生有能力在畢業之后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更好的達到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的,如何來培養創新能力,教學法的使用至關重要;探究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為引導者,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討論,練習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對于體育院校的瑜伽專修課程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是一方面,還需要學生自主的學習與創編,在這一過程中選取探究式教學法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旨在進一步培養體育院校創新型人才,并使瑜伽在高校得到更好的推廣與發展。
瑜伽輔助器械的教學是輔助身體達到更標準的水平。瑜伽輔助器械包括;瑜伽磚,瑜伽椅,瑜伽帶等。那么在教學中開發瑜伽輔助器械運用的范疇和方法是我們需要探究的。
我們在輔助器械教學中使用到探究教學法,第一步,教師創設情境,需要教師設定問題。瑜伽帶還有哪些屬性,使用的價值還涉獵哪些范疇。例如:瑜伽帶,在固有的瑜伽帶用法是以捆綁的形式呈現,但是它還可以起到穩定關節,形成對抗力,建立身體的穩定使體式順位。第二步,開放課堂,教師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與實踐,這些范疇是否可以運用到體式中,學生要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梳理得出自己的觀點。最后一步,教師適時點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解析。
在雙人瑜伽教學是使學生合作來做一些單人無法完成,或難度較高的動作,打破傳統瑜伽的“自我感覺”,但學生對于雙人瑜伽的認識較淺,所認識的雙人瑜伽比較局限,在雙人瑜伽中缺少廣泛的聯想與創新,我們在教學中要利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對雙人瑜伽有更廣闊的思路與創新。
首先我們利用探究式教學法中的創設情境,先來提出問題除了我們所看到的所知曉的這些雙人瑜伽體式,還可以用什么體式來結合成為新的雙人瑜伽,除對抗力和合作力之外還可以以那些形式體現。其次利用開放性課堂和合作與探討,學生分為小組探討,兩兩一組進行練習,探討過后要總結自己探討的內容,展示創編的雙人體式;在體式展示過后學生的可能還沒有充分的利用到空間,更多的拘泥于原有的雙人瑜伽上,這時需要最后一步,教師的點撥與指導。
在瑜伽教學中瑜伽的劇目創編尤為重要,作為劇目的創編不光要求瑜伽的創新與融合,還要注重舞臺的走位,情境的設置,表演技巧,情感的運用,道具的運用,音樂的選取。在瑜伽劇目的創編過程中需要學生交流自學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們運用探究式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步驟一:開放課堂教師以組織者角色,指導,規范學生的探索過程,將學生自己的結論清楚地表達出來,大家共同探討。步驟二:課堂合作探究,教師要正確處理“引”和學生的“探”的關系,不放任自流,也不過多的牽制。教師分組讓學生探討在劇目中的多人造型我們該如何來完成,體式的串聯我們可以融合哪些元素。最后一步,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正確方向。
瑜伽體式技術原理分析教學指的是瑜伽體式的技術要點構成,通過力量的順位來到體式所要鍛煉到的點,使學生夯實基礎,那么在體式中了解功效后我們也可以相應的做出體式所需的技術要點,這就需要利用探究式教學法來探究,其步驟一:創設情境,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步驟二:開放課堂。步驟三:適時點撥,教師聽取學生探究后進行指引。例如:在做弓式時通過它的功效我們了解到它有緩解椎間盤突出的作用,那么我們也了解到了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也就是說在練習體式時首先我們要注意手與腳的對抗力,使力量上行,同時收縮背部肌肉加強聯結脊柱的肌肉和韌帶,兩膝向內收,使突出的椎間盤得以正位并減緩疼痛。
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對學生使用瑜伽輔助器械進行指導,可以規范學生的瑜伽動作,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內在感知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其次,加強學生雙人瑜伽的練習,會讓學生的創新思維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縛,增強學生所缺乏的雙人瑜伽的創新能力。第三,在瑜伽劇目創編的教學中應用,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創編經驗。第四,瑜伽體式技術原理分析中應用,由體式的功效來探究體式的技術原理,可以增強學生的事物之間聯想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