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霞
摘 要:中職學校是職業教育的重要陣地,應當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加強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以音樂教學為例,就中職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途徑進行探討,以期能對中職音樂教學有所啟示。教師要深入發掘情感教育素材,豐富情感教育內容;注重創設音樂教學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遵循心理學原理,強化情感引導;提高自身音樂素養,豐富情感教育活動。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育;情感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8-0045-02
新課程改革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就成為時代的要求。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音樂教學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形式。情感不僅是對音樂的感覺,還是理解音樂的橋梁。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本文簡述中職音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意義,并探討中職音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途徑。
一、中職音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意義
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強調以審美體驗為基礎,對生活內容進行藝術加工。如果說音樂創作是一項審美活動,那么音樂欣賞則是比音樂創作更有創意的審美體驗活動。作者在音樂創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欣賞者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需要從情感層次對音樂意境進行深入分析,對音樂內涵進行認真探究。中職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有所體驗,并在此基礎上與作品、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從情感這個獨特的視角去聆聽、鑒賞音樂,可以拉近學生與作者、作品的距離。通過近距離的接觸,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體會音樂,感悟音樂的內涵,提高審美能力,還可以使內心世界得到豐富,在音樂感召下提高自身精神境界。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音樂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深刻體會音樂的內在情感,感受音樂的意境,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但中職生的音樂素養不高,往往對音樂不感興趣。許多學生沒有系統學習過音樂,在音樂鑒賞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而借助情感教育,可以在教師、學生和音樂之間構建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尋找音樂大門的鑰匙。
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音樂不僅具有欣賞層面的價值,還具有情感熏陶和德育功能。深入發掘音樂中的情感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開展情感互動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少音樂作品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深刻感受其中的樂趣,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塑造學生樂觀的性格。
二、中職音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途徑
中職學校是職業教育的重要陣地,應當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加強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從四個方面探討中職音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途徑。
1.深入發掘情感教育素材,豐富情感教育內容
與其他一些學科相比,音樂教學具有特殊性,如音樂教學不主張通過灌輸去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是提倡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主動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因此,音樂教學的本質可以視為教師借助音樂向學生描繪一個感性的藝術世界,讓學生獲得情感和道德啟示的過程。不過,中職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音樂情感感知、鑒賞方面還缺少足夠的知識和經驗。中職音樂情感教育要想順利實施,就需要教師在音樂素材選擇、素材發掘上多下功夫。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中職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選擇那些中職學生喜愛的情感濃度較高的音樂作品來教學。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發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內容,通過其健康向上的情感內容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例如,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學生熟悉的音樂作品《龍的傳人》來開展合唱教學。首先引導學生討論龍的象征意義,講述龍的精神,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我們要將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歌曲主要傳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借助故事或者圖片講述龍的象征意義,講述歌曲的內在情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內在意義。
2.創設音樂教學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來源于生活,不少音樂作品描述了特定情境下的人和事。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音樂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感悟音樂作品的內涵,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常見的創設音樂情境的方法有:利用語言描述音樂情境,讓學生去想象音樂意境,理解音樂內容;利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或圖片,將音樂情境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開展音樂表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更好地感悟音樂作品的內涵。
例如,在中職音樂樂理教學中,講述五聲調式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讓學生聆聽。接著,結合民歌講述五聲調式的概念,并結合歌曲譜例講述五聲調式的音階、樂譜的主音。然后,教師再次播放這首民歌,詳細講述民歌中五聲調式的音階,講述這首民歌的情感和意境。這樣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音韻美,引導學生開展音樂聯想和想象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感悟這首民歌淳樸優美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的美好心愿,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3.遵循心理學原理,強化情感引導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中職學生的閱歷比較有限,知識結構有待完善,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比較淺顯。根據心理學知識,情感是不斷發展與變化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引導和遷移。實踐證明,引導和遷移是豐富個體的情感,提高個體思想認識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引導措施,以學生認知和體驗為基礎,引導學生的情感遷移,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心理學原理,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以激發、升華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新的情感、新的認識。例如,教師要借助生動的語言講述音樂創作技巧、藝術風格,并站在情感角度去解讀作品的主旨,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賞識教育原則,注重發現學生的優勢和閃光點,采取肯定性的評價,通過激勵性語言培養中職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更加喜愛音樂課堂。
4.提高自身音樂素養,豐富情感教育活動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自身的音樂理念和音樂素質,對音樂教學活動有著直接影響。要想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教師就需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有一顆藝術的心,有一套可行的教學方法。因此,中職音樂教師要樹立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積極開展自主學習,認真學習音樂教學新理論、新方法,不斷擴展學科范圍,探究音樂課堂教學新模式。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豐富情感教育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樂中的情感內容。
總之,教師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融入更多的情感,注重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情感教育的針對性。要深入發掘情感教育素材,豐富情感教育內容;注重創設音樂教學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遵循心理學原理,強化情感引導;提高自身音樂素養,豐富情感教育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充滿情感的課堂,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媛.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音樂時空,2016(04).
[2]劉千紅.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中國培訓,2016(10).
[3]單靜婷.音樂素養和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1).
[4]羅華佩.中職音樂情感教育的實施探索[J].北方音樂,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