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波 貴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現如今社會經濟不斷完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促進飲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也使肥胖成為人們面臨的首要健康問題之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兒童肥胖的幾率,對青少年兒童的生活、學業以及健康帶來了諸多困擾,降低了青少年兒童的生活品質,由此可見,高效控制飲食,提高體育鍛煉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為了進一步探究青少年兒童肥胖原因及防治措施對策,將選擇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共接收青少年兒童患兒共計526例作為研究主體,現將研究過程與結果進行以下分析。
隨機選擇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共接收青少年兒童患兒共計526例通過回顧分析患兒的病例,根據肥胖篩查標準共有102例為肥胖青少年兒童,征得102例肥胖青少年兒童以及家屬的同意,對其展開調查研究,并將身體殘疾、患有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肥胖青少年兒童排除。其中102例肥胖青少年兒童男性與女性予以相比結果為66:36,年齡7歲-13歲,平均年齡10.42。
通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根據統一的測量標準,對患兒的身高、體重等展開測量,應用機械式身高測量設備,讀數精確至0.1厘米,體重秤設備,讀數精確至0.1千克。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采集患兒父母的實際身高體重、飲食習慣、運動方式、家族遺傳史等相關信息資料[1]。
526例患兒中共102例為肥胖青少年兒童,占比為19.39%,其中62例為超重(60.78%),40例為肥胖(39.21%)。74例因遺傳因素影響(72.54%),28例因家庭環因素、運動因素以及飲食因素影響(27.45%)。
青少年兒童配胖的原因主要以遺傳因素、家庭因素、運動因素以及飲食因素為主,其中遺傳因素,肥胖有顯著的遺傳性特征,因此對于青少年兒童肥胖有較高的敏感度,家庭集聚性特征十分明顯,如若父母為肥胖者,那么其子女肥胖幾率為70%-75%左右,父母中如若母親為肥胖者,子女肥胖幾率為40%-45%,而父母并非肥胖者,子女出現肥胖的幾率則為10%-15%左右[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對于青少年兒童肥胖的影像較大,其中與家庭經濟基礎、父母文化程度以及觀念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家庭收入較高會促進青少年兒童的肥胖發病率的提升,父母的文化水平與膳食健康的觀念對于青少年兒童肥胖影響意義深遠。運動因素以及飲食因素,飲食結構對于誘發青少年兒童肥胖病癥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由于西式快餐具有高熱量、高脂肪的特征,經常食用會促進青少年兒童體內脂肪與能量的提升,增加肥胖的幾率。同時含糖量較高的飲料、食物都會使肥胖幾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較少的體育鍛煉、長期久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青少年兒童肥胖的發病率提升。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交通代步工具不斷深入發展,導致青少年兒童走路越來越少,體育鍛煉時間的縮短,體能消耗的降低,使青少年兒童體內能量失調,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針對上述肥胖原因,青少年兒童肥胖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其進行體育鍛煉,從而達到消除多余熱量、脂肪的目的。要求青少年兒童增加體育鍛煉,如慢跑、跳繩、游泳、騎單車等,增加青少年兒童體內脂肪的消耗速率,合理控制運動時間,循序漸進,注重體育鍛煉的有效性,培養青少年兒童的力量、耐力以及柔韌性等,并且注重勞逸結合,才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兒童肥胖者的體重增長,強身健體。除此之外,針對社會、學校、醫院等要加強對青少年兒童肥胖病癥的宣傳力度,如網絡宣傳、電視宣傳、座談會等形式,讓更多的青少年兒童以及家長意識到肥胖的危害性,提高青少年兒童與家長的認知水平,才能促進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由于肥胖會對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使青少年兒童容易產生自卑、焦慮以及抑郁的不良情緒,因此,應該加強對青少年兒童肥胖的心理疏導,通過積極正面的引導,提高青少年兒童運動鍛煉的意識,堅決抵制“不良視頻”的誘惑,才能不斷的自我完善,控制自身的體重。
綜上所述,青少年兒童肥胖原因有諸多,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止措施,才能有效的對遺傳因素、家庭因素、運動因素以及飲食因素進行控制,提高青少年兒童的運動能力,降低青少年兒童肥胖的發生概率,促進青少年兒童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