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舒 青島農業大學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同時也體現除了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素質教育強調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籃球訓練是貫徹落實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品德意志、運動技能的共同發展。而如何在籃球訓練中落實素質教育則是需要重點研究的一個問題。
籃球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運動,籃球訓練不僅是對學生體能的考驗,同時也是智力和運動技能的對決,通過籃球訓練可以使學生的體能、心理素質、意志品質等均獲得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見,籃球訓練和素質教育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相互對抗競爭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進取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也將得到激發,促進學生積極投入訓練活動以超越對手和自身。
籃球是一項團體運動,一場比賽的勝利需要團隊成員的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因此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籃球運動中,若是只求自我表現,忽視隊友,必然無法獲得最終的勝利。籃球訓練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培養隊友之間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塑造大局觀,構建良好的隊內氛圍,齊心合力應對每一場挑戰[1]。
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且在訓練的過程中,還需做到全身心投入,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將籃球運動和素質教育相結合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強化其自我認知。在籃球比賽較為激烈的氛圍之下,運動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如此才能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將自己所掌握的籃球技能靈活的發揮出來,而且還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因此通過籃球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作為教育教學工作主體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因此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籃球運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加之籃球訓練往往是以獲得競技勝利為目標,因而許多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多強調分數和輸贏,以至于學生們往往無法獲得良好的體驗[2]。對于這種情況,必須對傳統的觀念進行轉變,充分尊重學生們的需求,在訓練過程中,提倡體育競技精神的感悟,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興趣需求,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除此之外,還應盡快完善籃球訓練所需的基礎設施要件,購置所需的訓練器材,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素質教育在籃球訓練中的有效落實。
籃球訓練除了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籃球專業技能和身體素質之外,還需使學生具備所求運動所需的精神品質[3]。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鼓勵學生們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互動磨合,形成良好的默契,構建健康、和諧的訓練氛圍,促進團隊凝聚力的提升,使學生們認識到團隊合作對于籃球運動的重要性。通過團隊精神的培養可以起到規范學生個人行為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良好體育習慣的養成。其次,培育學生自信和堅強的品行。籃球訓練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高難度的技能動作,很容易出現誤區,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對于這些內容,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和幫助,耐心為學生講解技能動作的要領,鼓勵學生頑強堅持,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學生必然會見到訓練的成效,且在此過程中還能夠使學生形成不驕不躁、進取拼搏的精神品質。再次,在籃球訓練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做到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享受體育運動的過程中,而非可以追求勝利而忽略運動的初衷,幫助學生建立沉穩的氣度,實現自信心的提升。此外,反復的訓練還能夠使學生的意志品質獲得提升,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奮斗。
創新能力是現代高素質人才必備的一項能力,因為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在籃球訓練過程中,也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發展至今,籃球運動的各項戰術、技能已經趨于成熟,但其中仍舊蘊含著無限的創新可能。對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已有的籃球技戰術進行靈活改進和創新,并應用于實戰中,讓學生們大膽嘗試、勇于探索,提高籃球訓練的成果。
綜上所述,籃球訓練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提升學生身心素質的有效手段,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教師應秉持素質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精神品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