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霞 冉 峰
(重慶市酉陽縣第三中學校 重慶 酉陽 409800)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是初中階段比較重要的課程,活動課的開展就是為了改變兩個學科教學中沉悶的氛圍以及教學的傳統模式,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開展,對于教師來說很多的理念不斷出現,一些教學方法是可以共用的,但是二者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1.1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理論依據相同。從教育理論上看,學科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將知識充分轉變為能力,要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并提升文化素質,這其中需要長期的理論學習,也是需要借助主體實踐。而學生的知識要想實現向能力的轉化,沒有實踐的鍛煉是無法保證的[1]。因此從這個理論上看,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開展,需要學生自始至終的參與,強調的是學生在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上進行自我設計以及自我感受,是學生主體活動的過程。
1.2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基本特征相同。如今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開展主要是有四個相同的基本特征,分別是自主性、活動性、綜合性以及開放性。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開展,都是強調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則是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上的主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上都是需要保持足夠的自主性,為了讓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內容更加豐富。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開放性成為主要的特征[2]。綜合性主要是因為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突破以往的限制,學科之間的壁壘不再那么絕對。
1.3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組織形式相同。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現階段的組織形式主要是由兩種,分別是班級活動以及小組活動。班級活動就是在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上全班學生是共同參與的,便于進行活動的組織,而小組活動則是學生組成興趣小組,每個小組在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上自主開展活動。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強化學生的實際能力[3]。
2.1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內容選擇不同。語文課上傳授的主要是漢語內容,這是學生一直以來的母語環境,因此教師在語文活動課上主要鍛煉的是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更好是強化文化素養。如在語文活動課上,教師可以選取《鴻門宴》、《逍遙游》、《離騷》這些比較經典的文本,組織學生對作者的生平進行了解,但是在英語活動課上則是不同,這并不是學生的母語,多數的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是對英語有所接觸,但是使用的頻率并不高。在英語活動課上教師則是要強調融入游戲活動等比較生動的活動形式,讓初中生進行英語實際使用能力的鍛煉。如在學習“shopping”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營造出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初中生在其中運用自己學習的詞匯和語法,進行交流。實際上比較側重于英語思維的鍛煉和在實際情境中的練習。
2.2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技能訓練重點不同。語文活動課上的訓練重點,依據能力的重要性上,聽說讀寫是重要的技能,閱讀和寫作則是被新課標提到最前面。這是因為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是不同的,語文教學的是從聽說開始,然后是進入到讀寫的階段,但是中學生本身是在漢語作為母語的語境中,在初中之前對語文的學習已經是比較深入,所以開始重視讀寫。英語活動課的訓練重點則是不同,重點還是聽說,因為對于學生來說,聽說是在口語的范圍內,語言的主要作用是交流,這是現階段中學生薄弱的地方,讀寫兩個層面相對來說,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基礎。
2.3 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教學手段不同。語文活動課上主要是強調學生借助親身的實踐,實現對知識的獲取,然后對知識進行鍛煉,涉及到的活動方式就是競賽、表演以及欣賞。英語活動課則是不同,主要是采用情境教學,因為中國學生本身沒有經歷太多英語的語境氛圍,借助情境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進入到英語的意境中,實現對能力的鍛煉。
總之,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教師需要對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區別有更加明確的認知,然后對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授課方式適當創新,這需要語文活動課以及英語活動課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足夠明確,二者之間其實是有著一定相似之處的,便于教師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