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憶
(廣東省徐聞縣西連中學 廣東 湛江 524147)
新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理念,讓很多學校和教師都對教學產生了新的認識。然而,在我們看到種種新氣象、新成果的同時,“作文難教”的問題卻在困擾著我們。目前農村初中學生作文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空”,即作文內容空洞。許多同學的作文反反復復就是重復一個內容,導致文章不充實。二是“假”,即內容沒有真情實感。許多作文都會要求寫我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必須寫出真情實感,但有一部分同學就對此要求熟視無睹,覺得“無話可寫”,干脆憑空編造,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也出現在作文中,讓人感到的是虛假。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象呢?針對以上的現象,我在指導初中學生寫作教學中做了以下的嘗試。
一提起寫作,學生的第一反應是眉頭緊鎖,一件痛苦的差事啊!試問,有了這樣的情緒,還能寫出好的文章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要消除學生的這一障礙,首先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要讓學生有一種迫不及待的寫作欲望。
在平時的教學中,相信很多教師都會認真地設計教學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很濃。但怎樣才可以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多花心思了。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學生可謂興趣十足,課堂上的重難點一下子就解決了。我順著這個勢頭,要求學生回家觀察你喜歡的“風景”,并把它的特點記錄下來。一個星期后,在習作課上開展一個主題為“感覺自然資源”的活動。在習作課上,學生爭著說,搶著說,還說得頭頭是道。看著他們壓抑不住的興奮,我讓他們把它寫出來。在批改時,我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都能較好地寫出了風景的特點,并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風景的喜愛、贊美之情。
“生活是作文之本”,要寫好作文就要好好地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但我覺得這句話對于一個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來說,是多么的空洞,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算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在要求學生積累生活的素材時,教師必須給予指導。我的做法是結合教材的專題編組內容來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八年級上冊的六個寫作專題依次為:新聞寫作,學寫傳記,學習描寫景物,語言要連貫,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達要得體。如學習描寫景物時,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去觀察去發現身邊美景,并把觀察、發現美景的過程記錄下來。雖然這樣的做法對觀察大千世界來說是渺小的,但我堅信,長期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學生也會積累不少的生活素材。
如果只從課本及自己的生活實踐來積累素材,對初中學生來說是遠遠不足的,畢竟它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要彌補這個不足,最好的辦法是讓初中學生廣泛閱讀。閱讀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閱讀量越多越大越廣,他的語文素養、寫作水平就越好。閱讀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到各種各樣的題材,還可以學到寫作方法與技巧、培養和形成語感。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有多讀書,才有豐富的積累。學生的記憶倉庫中才能有足夠的語言材料儲備,寫起文章時才會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
農村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并不富裕,家長的知識水平較低,對課外閱讀的好處認識不夠。他們認為孩子只要將課本上的文章學好就可以了,覺得買課外書是多余的。為改變這樣現狀,我在平時的檢測或期末考試后,對進步的學生會獎勵一本課外書籍,并倡導他們在班中建立圖書角,讓好書大家看。在平時的早、午讀,我會利用多媒體將自己買的課外書籍或下載下來的好文章與學生一起閱讀。還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傳達加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發現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提高,句子通順了,優美的句子也多了。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他們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但為什么文章寫不好呢?追究其原因,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文章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內容直接寫出來,毫無修飾成份。那如何才能讓學生的文章寫得有滋有味,有血有肉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上多指導、多讓學生練筆。
我認為,仿寫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每天,我們都帶領學生學習一篇篇精美的課文,這些課文就是學生學習仿寫的最好例子。我的做法是從句、段、篇這個漸進的過程來加強學生仿寫的能力。如學習《談生命》、《秋天》后,文中有大量的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我就要求學生仿寫兩句有這樣修辭手法的句子,內容不限。
仿寫,要杜絕照抄照搬的現象。我認為,在要求學生仿寫時,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確定仿寫點和內容,要根據課文的特點和性質,結合自己的素材有選擇,有側重地進行仿寫。這樣才能達到仿寫的目的。
為了讓學生對寫作技巧掌握得更加的靈活。我的做法是把在平時習作中寫得一般的文章放在課堂上,要求他們為文章添枝加葉,使文章更加的生動,具體。學生都是愛表現的,他們會很努力地修改,搜刮自己學到的各種修辭手法、寫作方法等。經過全班同學的努力,一篇好普通的文章,就會變成一篇優秀的例文了。我認為這種做法,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寫作技巧的熟悉,還提高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總之,初中作文教學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它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給予指導。只有教給學生正確、科學的習作方法,使學生愿寫、樂寫,不斷改進寫作方法與技巧,豐富寫作內容,才能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