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波
(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第四小學 貴州 道真 563500)
張小杰,現為一名小學生。家里一共有6口人,分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姐姐。爺爺、奶奶都已過古稀之年,爺爺癱瘓在床,奶奶也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常年依靠藥物維持生命。爸爸和媽媽文化程度極低,常年在外打工,靠賣體力掙錢養家。姐姐在上大學,家里每年還要支付高額的學費。一家人居住在簡陋的房子里,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更別說屬于張小杰自己的房間、書桌、書架了。他每天寫作業的桌子都是奶奶從二手市場淘來的。更別說現在孩子們喜歡的電腦、手機了。一家的經濟來源僅靠父母微薄的收入,年老多病的奶奶還得強忍著,在家照顧癱瘓的爺爺和正在上小學的張小杰。張小杰在學校表現的很靦腆、害羞,不善于跟別人交流。因為不善言談,不善交際,所以在班里常常比較孤立。有時面對同學的無意嘲諷,會做出激烈舉動。與同齡的小伙伴相比,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相對較弱。學習成績中下等,各科老師對他的評價是,表現不積極、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
2.1 強烈的自卑心。貧困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與其他同齡伙伴的貧富差距懸殊,不論是在物質條件上,還是在信息量、知識面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會形成較明顯的反差。張小杰穿的用的都是別人用過的舊書包、舊衣服,或是奶奶花很少的錢在早市上給買的,肯德基、麥當勞也是很少有機會吃,更別說是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花錢報特長班了。讓爸爸媽媽寒暑假陪著去旅游,更是遙不可及的事。因此,對于學校組織的任何展示才藝特長的活動,張小杰總是縮在一個角落。因為不會、不懂,讓他難免產生自卑心理,變得沉默寡言。
2.2 脆弱的自尊心。貧困生大都生活在比較艱苦的環境中,但是他們往往羞于言貧,更怕別人因為貧窮而嘲笑自己,擔心被別人看不起,因此在學校總是小心翼翼,異常敏感。適度的自尊心,有力促進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貧困生往往不愿獲得別人的憐憫,害怕別人嘲笑,因此比較容易產生消極的自我保護意識,看似是進行強大的心理防衛,實則非常脆弱和偏執。
2.3 缺失的安全感。貧困家庭的父母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掙錢養家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關愛。張小杰因為從小很少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關愛,所以他的內心缺乏極度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除了父母不能給予的。同樣,因為父母缺少對于家庭教育的正確認識,導致張小杰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家庭榜樣的存在。加之爺爺奶奶都已年邁,根本不懂自己的心理和學習,有了問題全靠自己解決。被同學嘲笑了,就揮拳打人。被老師叫辦公室了,也不做任何解釋。其實這么強硬的表現,恰恰說明他的成長缺失愛,缺失安全感。
3.1 堅持平等以待的教育原則。在同一個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樣,個體素質也不同,但是在教育過程中,要堅持平等以待的原則。讓學生明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人們,只有物質水平上的差異,沒有人格上的高低之分。大家具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權利。對于張小杰也是一樣,有了錯誤一樣會批評,獲得榮譽一定會表揚,對于班里的任何事,他都具有發言權。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其逐漸會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3.2 主動給予貧困生愛心幫助。作為班主任,幫助張小杰走出自卑,健康成長,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對于這個從小缺失愛缺失安全感的孩子,我們要積極主動地給予關心、愛護和幫助。首先做到經常家訪,了解張小杰家里的實際困難,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定期與其交心談心,了解孩子的真實內心,有利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我還與他的父母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幫其樹立了對于家庭教育正確的認識,并與其父母達成一致,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關心和愛護。父母之愛對于孩子來說,比什么都重要。在學校我經常對其進行輔導,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對于張小杰的生活,我也會看似不經意得給予關注,這次考試進步了,我會送他一支筆做獎勵;聽說張小杰助人為樂,我會摸摸他的頭說:“小伙子,干的不錯嗎。”總之,只要是能傳遞愛,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吹綇埿〗艿倪M步,班里的同學似乎都達成了默契,課間主動拉他與大家一起玩游戲;成績好的同學主動幫助他輔導功課;他非常喜歡足球,全班同學還一致推薦他當體委,為班級掙得榮譽。另外,我還根據學校的資助政策,為其申請了貧困學生資助金,幫助張小杰減輕生活壓力。總之,在大家的關愛和幫助下,張小杰臉上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
3.3 以榜樣的力量感染貧困生。貧困生害怕別人談論貧富的話題,擔心別人了解自己的情況,更受不了別人的嘲笑和憐憫。這是一種錯誤的意識導向,作為老師要積極扭轉學生的錯誤觀念,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對于張小杰,我采用了“向榜樣看齊”的策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或是聊天談心的時候,給他講述名人故事,比如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音樂天才貝多芬的事故,讓他明白,只要刻苦學習,努力奮斗,你就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我還經常給張小杰推薦一些勵志的書籍,引導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張小杰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逐漸從自卑脆弱、孤僻沉默中走了出來,變得活潑開朗、自信陽光了,學習成績也有了穩步提升。張小杰的轉變,讓我們很感動,也很自豪。但是將來的路還很長,在他的成長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磨煉,但是我相信,他會不懼前險,勇敢奮進的。因為在他的身后,還有我,和以后他遇到的與我一樣的老師們,我們有個共同的目標是——精準實施智力扶貧,讓貧困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