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芳
(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第三小學 江西 貴溪 335400)
新課改條件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積極進行課程結構改革和創新,努力構建符合小學生發展的課程結構體系,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啟動和逐步深入,如何用新的課改理念來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又成為了課改實驗的核心問題,這次的改革對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嚴峻性的考驗,教師必須孜孜不倦地探索,創造性地實踐。
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不管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教師肯定性評價語言的內容也應該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重視對學生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為了讓全體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言中只有一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他們的發言中實在連值得夸獎的詞句也沒有,還可夸他們“發言聲音響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發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學生意識到教師在時時關注著他們細微進步,并和他一起分享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老師富有激情的鼓勵,不僅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還傳遞給了學生更多的語言信息。我還見過有的老師這樣評價學生的發言:“你的發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了!”“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你讀得比老師還要棒!”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學生的賞識與鼓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相信自己,積極向上的品格,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語文教學想要實現高效化、情趣化,就需要徹底從照本宣讀、統一的模式中走出來,對于問題不要去設置統一性的答案,要做到課堂中允許學生表達、出錯與討論。同時,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教學任何內容都不可運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寫作文過程中,較多學生的寫作總是沒頭沒尾,寫作質量極差,通過反復的糾正之后效果仍然不顯著。這時可以巧結合“畫龍點睛”“完美無缺”等詞語的講解來對其進行點撥,“學生們非常聰明總覺得作文寫得少就是精華,可是你們知道嗎?你們的精華寫作手法會給今后的寫作設定很多墊腳石,今后還怎么寫作呢?”學生們聽后都笑了!這樣的教學看似有譴責意味,實則并沒有,使教學營造的更加意趣盎然,使其明白寫作要追求完美、有頭有尾、畫龍點睛。再如在學習課文時,要讓其明確每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情感,要引導其獨自去探究其中的“情”與“趣”。這樣才能賦予其充足的靈性,放手鼓勵其尋找記憶的靈活支點,從而有效震撼自己的心靈,將硬塞式的教學轉化為個性化的教學,給予其個性發展機會。
首先,設計導入前需要引導其先初讀課文,所以初讀過程中不必做過多要求,只要求目的明確、可操作性強即可。比如可以提出這樣幾個要求。第一,自由讀課文,對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確保課前將課文讀的通順。第二,默讀課文,將不能理解透徹的句子、段落標記好。第三,大概瀏覽課文,嘗試表達課文所表述的內容。
其次,整體閱讀。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典范性課文,不僅文化內涵豐富,而且有較強的時代感,所以較多課文如果能利用多媒體進行合理拓展,相信能使教學資源更加的豐富。比如在學習《觀潮》課文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其壯闊的景色,給予其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然后在導入引語:“這就是自古以來人人贊賞的漲潮,如果讓你來描述,你會怎樣表達呢?”此種優美語言性的導入能使其快速陶醉于詩畫中,積極去閱讀、感受、品味與享受課文中的美,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最后,設計民主課堂,全面發揮其天性。語文這門課程具有較強育人價值,所以課堂設置要堅持民主原則,即便是教師自己也切不可出現任何的特權,要針對其學習實情進行合理點撥與引導。同時要平等看待每個學生,要明確每個學生都無任何的特權,不能將某些思想灌輸給學生。課堂師生關系不再局限于尊卑之中,而是學習的合作關系,每個學生都具有自由發言的權利。對于其討論與創作,不用著急去評價好與壞,這樣才能給其留足充分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逐漸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及意識,將其想象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對于其闡述的觀點,只要具有合理性就要積極肯定與鼓勵,切不可出現用統一答案局限其思維的情況。這樣當其從小具有沖破固定答案的意識之時,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調動,個性才得到充分的培養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