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偉
(廣西藤縣濛江鎮中心校 廣西 藤縣 543300)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教學方面為了能夠構建高效課堂,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根據學習情況和學生個性,利用好評價這把“尺子”。
評價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不能靠單純的考試或批改作業進行,要把積極的數學評價有效的融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做到育人無痕。
如《利息》的教學,教師真誠地向說:“同學們,最近老師遇到一個難題:朋友新還了借我的一萬元錢,可我暫時用不著,放在家里又不放心,怎么辦呢?”幫助老師解決難題,學生表現出異常的積極性。生1:“買保險吧!出現意外有補償。”生2:“做生意,收益大。”生3:“存銀行吧,既安全又方便。”……教師引導:“同學們,如果老師把1萬元錢存銀行,存一年到時銀行給老師,不只一萬元,還要多出一部分,這多出的一部分就叫利息。這節課我們就學習關于‘利息’的知識”。老師的一聲謝謝,讓學生得到尊重、理解與信任。教師的積極評價引導課堂向更生動、和諧的方向發展,學生除了收獲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獲的和諧美好的人格。
教師要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時間上看,有學習前的預習性評價、學習中的形成性評價和學習后的總結性評價。從空間上看,在學校應該包括課堂上的評價、活動課的評價;在校外,應有家庭評價和其它活動的評價,要實現評價時空過程化,及時了解學生已經達到的程度,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調控教學行為,使全體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實現評價過程化要注重平時的了解、考查,包括課堂提問、課堂作業、家庭作業、課時達標測試、課堂操作、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習慣等。
過程評價要防止空泛,教師要采用多種呈現形式,形成清晰的評價軌跡。可采用個人、小組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口試、面試、筆試相結合;免試與重試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口試的主要內容是說理,即:說算理、說解題思路、講公式的推導過程等。面試的主要內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擺學具推導公式,測量,制作等。讓每個人體會到只要你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教學評價是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它可以幫助教師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及時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策略,使教學效能得到倍增,提高師生共同的進步。《課標》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是的,學生知識水平有差異,理解能力有強弱,思維有快慢。要評估學生的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重視學生的學習水平,重視學生在數學實踐中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目標。讓每個學生跳起來都能摘到桃子。師生評價互為主客體,達成師生互尊、互愛、互敬、互幫、互教,走向教學相長。
總之,在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手段上,教師要根據學生階段性差異變化,不斷調整評價方式及評價內容,保證他們學習數學時有熱情及自信心。教師課堂中的評價,要促使學生產生參與的需要、表現的欲望。不要壓抑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如整合教材,刺激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中的各項活動;設計符合他們的心理活動和知識水平及表現能力的教學活動,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智力差異因素,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對各類學生都要加以鼓勵,保持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在活動中掌握數學基本知識,提高運用的能力。
人的活動總是從一定的動機出發,它具有鼓起干勁和指導方向目標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在學生學習的起始階段,讓他們掌握自我評價的手段,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自覺調節好自己的學習目標,較好地轉入專注的學習活動中。如:平時上課時,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有意識地給學生樹典范,讓學生從內心加以比較、判斷、評價,從而使學生主動克服各種不良習性,自覺調節好自己的學習目標。
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應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特別是讓學生自己對解題思路進行剖析,提出疑問,從而啟動智慧,激發多思善想,主動比較正確作出判斷。如:老師批改作業后,讓學生設立糾錯本,讓學生自己發現錯在哪里,自己記錄、改正、反思。通過這樣的訓練,強化學生的正確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能力便能得到提高。在一節課的課尾或學習某一新知識后,或是單元學習結束之后,及時讓學生學會分析、評價:我學會了什么知識技能?其中要點是什么?我是怎么學會的?如:教學自然數時,教師可適時提出:零有哪幾種作用?最小的自然數是多少?最大的自然數是多少?這樣,不僅使學生扎實掌握本單元所學內容,還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究,把課的教學推往高潮,并延伸到課外,從而獲得豐碩的認識成果。
總之,數學是一門科學,評價更是一門科學藝術。讓我們本著“一切為了每一名學生”的理念,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事而異。關注學生,用愛心對學生真情地、正確地進行評價。只有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教學中,融入教學評價中,才能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機;只有用“評價”撞擊學生心靈,充分發揮數學課堂評價功能,才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